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萌芽(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史学史研究》 曾贻芬 崔文印 参加讨论

杞是夏禹之后代,宋是殷商的后代,故孔子欲得夏、殷的文献,便来到了杞、宋二国,虽然二国的文献皆不足徵,但孔子毕竟不虚此行,他得到了“夏时”和“坤乾”两类文献。据汉代郑玄说,所谓“夏时”,即关于夏四时的书,其书存者即《夏小正》。“坤乾”是殷代关于阴阳的书,存者有《归藏》。今《大戴礼》中确有《夏小正》,是历书,与郑玄注合,但其是否作于夏代,则不敢肯定。至于《归藏》,现已亡佚,无从查考。不难看出,如果说“因地求书”,是访求文献一个重要途径的话,那么,孔子正是开了“因地求书”的先河。
    二、鉴别文献。文献在流传过程中难免产生讹误,对于这一点,孔子总是不盲从,而是予以鉴别,辨其正误。《吕氏春秋·察传》记载这样一件事: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这里传说夔只有一只脚,经孔子考订,本是说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够了,故曰“夔一足”,而不是说夔只有“一足”。类似的记载还有不少,如“丁氏穿井得一人”,“桓子穿井得狗”等等,孔子都能一一正其讹误。孔子强调:“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孔子反对那种自己不懂,却要凭空造作的人,而主张多闻、多见,孔子所以能够鉴别文献的讹误,其原因正在这里。不难看出,多闻、多见,“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不仅有文献学中的考证因素,也包含着一定的校勘因素。
    三、条理文献。孔子一向称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一心埋头于对古文献的整理。不少古代典籍的编订,都和他有着不同程度地关系。例如《诗经》,它的编订次第是风、雅、颂。而这个次第,就是孔子确定的。他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根据《左传》记载,孔子自卫反鲁,事在鲁哀公十一年冬。这里关键是“雅、颂各得其所”,杨伯峻先生说:“《雅》和《颂》一方面是《诗经》内容分类的类名,一方面也是乐曲分类的类名。篇章内容的分类,可以由今日的《诗经》考见;乐曲的分类,因为古乐早已失传,便无可考证了。孔子的正《雅》、《颂》,究竟是正其篇章呢?还是正其乐曲呢?或者两者都正呢?《史记·孔子世家》和《汉书·礼乐志》则以为主要的是正其篇章……”(见《论语译注·子罕篇》注)不管孔子是正篇章,还是正乐曲,他这种对文献的条理,已显然有了文献学上对文献分类的意味。当然,文献学上的文献分类是较为复杂的,它既是个实践问题,又是个理论问题,但不管怎样,孔子在这方面总是开了先河的。
    四、讲解文献。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以《诗》、《书》、《礼》、《乐》教”,对古代文献作了大量讲解。如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孔子解释古文献,不拘泥于文字音训,而注重挖掘其内涵的深刻道理,并希望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他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孔子解释古文献确实不拘泥字句,而是重在阐说义理。据司马迁说,《周易》之“十翼”应是孔子所作,我们在上文已经指出,后人虽对此说极加怀疑,但从“十翼”所引之“子曰”中,亦不难看出孔子和《周易十翼》的关系,这和他解释《诗》是一脉相承的,即他并不拘泥于《易》作为筮书的特点,而是加入了自己许多新的东西。
    五、评介文献。这里说的评介文献,不是指长篇大论的夸夸其谈,而是指简明扼要的画龙点睛。这种画龙点睛式的评介文献,后来便成了叙录体著录文献的重要方法。孔子极善简明扼要地评介文献,他评介《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是用一句话,甚至只是三个字,便评介了《诗经》一书的思想纯正。他还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这些评介,都要言不繁,一箭中的。孔子还评介过《诗经》中的个别诗篇,他评论《关睢》这首诗时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都简洁明快,毫不拖泥带水。
    在六经的一些经中,如《尚书》、《诗经》,都有所谓大小序,大序冠全书,小序冠诸篇,都是对一书或一篇的指导性说明。例如《诗经》大序,就把诗的产生,何谓风、雅、颂等都作了简要说明,这对读《诗》无疑是有稗益的。至于小序,更是提纲挈领,将一篇的作意讲得十分清楚。例如《尚书·汤誓》序:“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其是誓师之辞便不待言。再如《诗经》,其《关睢》序云:“《关睢》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讲明了它是“国风”的开始及其“作意”。这些都点明了诗的内容,有助于对诗的理解。这些序虽然不必出自孔子之手,但与孔子有关则是可以肯定的。因为孔子要向学生讲授《诗》、《书》,评价全书或介绍诸篇的内容、作意则是不难理解的。正是孔子这些简要评介,被学生记下,并辗转相传,才形成了这些大小序,如果说,这些大小序出自儒家学派的众人之手,怕是没有问题的。但它的发端则源于孔子,也是勿庸置疑的。这些序的影响极为深远,它不仅是后来一书序言的鼻祖,而且也是后来著录图书采用的重要形式之一。
    最后,我们还需提及,孔子在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实践中,还为后世提供了一条重要经验,那就是,整理某一方面的古代文献,整理者就必须具有这一方面的专长,甚至是专门家,孔子本人,可以说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精通《诗》、《书》,妙于音律,对《礼》、《易》都有研究,正因为如此,他选订的课本,即六经,才会得以作为范本而长久流传。如果说,后世把强调“通家”校勘、整理古代文献作一条重要原则的话,那么,孔子正是发其端者。
    孔子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公政》),强调“多闻阙疑”(同上),并坚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不悬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这虽是些个人修养问题,但作为研究和整理古代文献的原则,恐怕也是很适宜的。
    总之,孔子在我国文献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是颇值得我们予以研究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