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常建华:《简涛〈立春风俗考〉》,《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 (121)经君健:《试论地主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本质联系》,《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 (122)常建华:《论明代社会生活性消费风俗的变迁》,《南开学报》,1994年第4期;万木春:《味水轩里的闲居者:万历末年嘉兴的书画世界》,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朱力:《中国明代住宅室内设计思想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96~128页;肖丰:《器型、纹饰与晚明社会生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原文参考文献: [1]田居俭。略论中国史学研究方法的变迁[J].历史研究,1986(2)。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杜正胜。什么是新社会史[J].新史学(台北),1992(4)。 [5]蒲慕州。生活与文化(导言)[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6]王玉波。中国传统生活方式[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7]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8]黄正建。关于唐代日常生活史研究现状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9)。 [9]黄正建。韩愈日常生活研究--唐贞元长庆间文人型官员日常生活研究之一[A].唐研究(第四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澳]安东篱。太平天国运动前夕扬州城的日常生活[A].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都市繁华:一千五百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1]郑丽。跨越国界的文化网络--新加坡兴化人的庙宇与仪式传统[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9. [12]米歇尔·伏维尔。历史学和长时段[A].J·勒高夫等。新史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13]冯尔康。中国社会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施康强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M].北京:三联书店,1992. [15]小田。“一日史”的意义--论历史维度谱系与整体史[J].河北学刊,2010(6)。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