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司马迁写《史记》终讫考(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汉中师院学报(哲社版 施丁 参加讨论

征和三、四年间所封的这四个侯,未列入“太史公本表”,这又说明,司马迁记事没有“尽于孝武之事”。所以说,褚少孙的话不可信。
    有人相信褚少孙之言,并举例作证,说:“《曹参世家》末,叙述‘征和二年中,宗坐太子死,国除’一条,这是结束平阳,所以见其终始,未必是后人附及的。《酷吏列传》里,叙述杜周捕治桑弘羊昆弟之事,本发生在昭帝元凤之时,这是为了叙述杜周事情的本末,牵连涉及的。假设司马迁要死在昭帝末年,这段也不应当是后人的伪作。那末,褚少孙说太史公记事尽武帝末,这些又是可靠的证据。”(程金造:《司马迁生卒年月四考》)此说所举两证,都有问题。关于曹宗,《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平阳侯栏末记:“元鼎三年,今侯宗元年。”只曰“今侯宗”,未言其死。《汉书》之《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及《曹参传》都记明曹宗于征和二年坐罪,“完为城旦”,未言其死。可见《曹相国世家》所写“征和二年中,宗坐太子死,国除”错误,是后人妄增。关于杜周,《酷吏列传》写:“(杜周)后为执金吾,逐盗,捕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天子以为尽力无私,迁为御史大夫。”(《汉书·杜周传》略同)杜周于天汉二年为执金吾,次年(天汉三年)迁为御史大夫。(参见《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汉书·百官公卿表》)他捕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事,是在为执金吾之时,因办此事中武帝之意,才迁为御史大夫。此时距武帝之末有十多年,下距昭帝元凤为二十年。杜周捕治桑弘羊昆弟事,怎能“发生在昭帝元凤之时”?可见,为证实褚少孙之言所举的两个证据,都不“可靠”。
    张鹏一《太史公年谱·序言》也说《史记》“多记止武帝末年”,其举之例,也不可靠。张氏说:“考《高祖功臣年表》首列‘太初元年尽后元二年’九字,其文决非后人所加。”其实不然。《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首列前五栏是,“高祖十二”、“孝惠高祖十二”、“高后八”、“孝文二十三”、“孝景十六”,每帝(或后)一栏,各栏内的数字是各帝(后)在位年数;再下一栏就是“建元至元封六年三十六,太初元年尽后元二年十八”,此栏将武帝五十四年截为两段,显然成问题,“建元至元封六年三十六”想是原文,而“太初元年尽后元二年十八”必是后人妄续,否则,司马迁完全可以写为“孝武五十四”。张氏又说“刘屈氂传兼记巫蛊”。此说有明显的错误,《史记》没有刘屈氂传,只是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中记了这么两条:“(征和二年)三月丁巳,涿郡太守刘屈氂为丞相,封彭城侯。”“(征和三年)六月,刘屈氂因蛊斩。”而这两条又是后人妄续。所谓“彭城侯”实是“澎侯”之误。(参考《汉书·刘屈氂传》张氏又说:“《自序》所云太初之讫,或指《武帝本纪》言。”这说的也不对。《自序》所云“至太初而讫”,在本篇之末“太史公曰”之下,显然不仅是指《今上本纪》而是对全书而言。
    所以,《史》讫武帝末年说并不可信。
    (二)与《史》讫征和说商榷
    持《史》讫征和说者大有人在。然其说也可商榷。如:
    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云:“今观《史记》中最晚之记事,得信为出身公手者,唯《匈奴列传》之李广利降匈奴事(征和三年),馀皆出后人续补也。”此说很有问题。李广利降匈奴事及其家以巫蛊族灭,发生在征和三年,而《匈奴列传》记于天汉四年。此必后人妄续。《正义》早已指出此处记事之错。不知王国维何以将错就错,误定它是“《史记》中最晚之记事”。
    有人列出几条材料,以证《史》讫于征和。(参见朱似愚:《从〈史记〉的整理说到司马迁的卒年》,载《新建设》1957年第10期)如:①说《史记·五宗世家》写泗水王,至于征和。其实不然。据《汉书·景十三王传》所载,泗水王商十年而死(当是自元鼎四年至太初元年);商之子安世嗣位,一年死(死于太初二年),无子;武帝以安世之弟贺为王(太初三年),立二十二年死,死于始元六年。《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写泗水王商,十年,太初元年死,安世元年是太初二年,这是对的;而写贺元年也是太初二年(当是太初三年),贺是安世之子(当是安世之弟),则稍有错误。《五宗世家》所写也有误,写商“十一年卒”,衍“一”字,写安世“十一年卒”,衍“十”字,这都是显然的错误,梁玉绳《史记志疑》早就指出来了。说者不知《五宗世家》有误,按商“十一年卒”、安世“十一年卒”这个错误的记载推算,说安世死于征和元年,这自然不对。(2)所举《曹相国世家》“征和二年中,宗坐太子死,国除”之例,不可靠,本文前面已提到它是后人妄增。(3)所举《田叔列传》“田仁主闭守城门,坐纵太子,下吏诛死”之例,也不可靠。因为紧接此语之下,还有“仁发兵,长陵令车千秋上变仁,仁族死”之语。既言仁坐纵太子诛死,又言田仁发兵车千秋上变族死,记事混乱,将何以从?若是司马迁所写,怎能如此生误?(4)所举《卫将军骠骑列传》附公孙贺传、公孙敖传、韩说传、赵破奴传等记及巫蛊事之例,也有问题。如称“为裨将者曰李广,自有传”,就不象是原文。司马迁对李广很推崇,岂能称其为稗将?既然所据材料非司马迁原文,而以其证实《史》讫征和,就成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