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史记》思维方式初探(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方论坛》 刘忠世 参加讨论

对明显的夸张与虚构,人们容易看出其中的不实,而对其在情节上的想象,特别是对传中人物的言语的虚拟,人们却不太在意。其实,象项羽所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陈涉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等等,以及许多私会场面的细节与对话之类,都很难以是否为“真事”来计较。它们多为史家发挥想象力所进行的合逻辑的虚构。钱钟书先生曾以《左传》的情形概括道:“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记言特其一端。”(45)这种相通,正是中国传统史学所蕴涵的艺术思维的体现。这种史学之所以能够如此,就在于它在超出于事的层次上追求相的真实。
    对采用神话传说入传,如张良受兵书、刘邦斩白蛇之类,无论司马迁是否信以为真,今人如果仅从信史、真事的角度来看,其中许多内容只能视为其“实录精神”的缺陷,但若从表意与定相的角度看,它们又并非毫无存在的理由。前人曾就此说过,“史迁叙事,有明知其不确,而贪所闻新异,以助己之文章,则通篇以幻忽之语序之,使人得其意于言外,读史者不可无识。”(46)意在言外,恰是中国古代意象思维所追求的,而这又需借助于“象”,即古人所说,“尽意莫若象”(47)。
    对相的真实性来说,即便是《史记》述事中的某些错讹、矛盾、也未造成太多的损害。例如《循吏列传》所记子产之事,其为相对的郑国君,传中是郑昭君,郑世家中为郑简公,前者有误;子产政绩,传中说是道不拾遗、田器不归、不令而治等等,明显有夸大,因为世家中仍记有子产执政时诸公子争宠相杀。尽管有这些讹误、矛盾,但由子产和入传的其他人所构成的“循吏相”,仍为真实可信之相。
    总之,《史记》因其对“真相”的追求超出了对“真事”的追求,使其艺术虚构夸张成为合理的或致少是可以理解的。对历史学的这种作法,现代西方哲学解释学也已开始肯定。他们一反实证主义史学观念,主张史学与文学是共通的。利科尔甚至认为,象绘画一样,历史中的“虚构叙述也是人类行为世界的肖像般的提炼”(48),而且,“虚构参照现实,不是为了复制现实,而是为了创作一个新的读物。”(49)如果不否认因史家“心灵形式”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史学形式的话,那末,《史记》正是那种对人类行为世界作了“肖像般提炼”,从而创作了“一个新的读物”的史学形式的代表。
    由于《史记》以人物相作为深层追求的认知结果,因此,对其真理性的评判尺度,就不仅是“是”还是“不是”,更重要的还有“像”还是“不像”,因为“象也者,像此者也。”(50)
    五、类列:《史记》的思维框架
    类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方法论范畴。《史记》运用类方法,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框架--历史体系。这种类方法,即前人多有指出的以类相从、连类相及的方法。
    对《史记》以类方法所建立的重新整理认识对象的思维框架或认知体系,今人李长之曾有很精彩的论述。他说:“历史本来是讲演化的,演化是纵的,是顺着一种线索的,这在司马迁固然已经很能把握了,但他却更进一步,在演进之中加入一种体系的探求。例如他的《刺客列传》、《酷吏列传》、《华殖列传》、《游侠列传》、《循吏列传》、《佞幸列传》、《龟策列传》、《日者列传》、《儒林列传》等,都是想用一种体系去整理的。这样的传记已经占列传的总数七分之一。八书更不用说。不但这样,就是他的标出人名的列传,也多半以类相从,例如老庄申韩可以称为哲人列传,孙子、吴起可以称为兵家列传,屈贾可以称为诗人列传是。再说就是列传与列传之间的排列也仍是有着连系的,例如《孙吴列传》之前便是《司马穰苴列传》,这同样是兵家;而《苏秦列传》之后便是《张仪列传》,这同样是纵横家;其他同样的例子不必尽举。这就可见司马迁乃是要在人类的生活经验之中而寻出若干范畴来了。因此,他的书乃是演化与体系二者并重的,倘无前者固不足为‘史’,倘无后者便也不能驾驭史,超乎史。”(51)
    所谓人类生活经验之中的若干范畴,即是我所说的历史概念,在《史记》中则是以人物相的形式出现的。因此,“以类相从”实则是《史记》进行定相从而形成历史概念的一种方法。
    《史记》中运用类方法,首先是聚类与分类,即易传中所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52)。李长之所举例证,无不是聚类的产物。在聚的同时,也就把不同的类分开了。然而,《史记》聚类与分类,不是以抽象的概念为范围尺度,也不仅仅是以同类事为标准(八书是以事分类),而是以相为框架择取具体的人聚于一方。此可以《管晏列传》为例来说明。
    管仲、晏婴为前后相距百余年相齐的大政治家,既已单独立传,理当记其生平事业,且尤应记其政治业绩才是。然而一篇《管晏列传》,却只记管鲍(叔牙)相知与晏婴知人的几件轶事。虽太史公自言,世多有其书因而不载,但象桓公重用管仲,管仲相齐的政绩,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等重要内容,却也皆载于齐世家,其文字比整篇列传还多出四分之一。由此可见,《管晏列传》实不以记载传主生平事业为重,而是以鲍、管、晏知人之事,来建构一个“知人者相”,并以此表达作者的“忻慕”之意。因而与“知人者相”无关之事便不需入传。
    《史记》运用类方法,以聚类成相,还表现在将一人分入多传上。譬如晁错,既入《袁盎朝(晁)错列传》,又入《酷吏列传》。再如子贡,即入《仲尼弟子列传》,又入《儒林列传》和《货殖列传》。如此情形,尚有多人。这许多人,无法说应入哪传、不应入哪传,所入之传都有理由,其根据就在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分属不同的类。如果要完整地认识某一个人,则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把握他;如果是为了形成类的而非个人的概念,个人则可成为不同范畴的内容。《史记》分个人入多传,就属后者,但在这样做时,目标就不在个人的完整,而在于相的完整,即个人分属类列的那个范畴的完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