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洪武七年官修《皇明宝训》史料价值初探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史研究》 杨永康 参加讨论

《皇明宝训》成书于洪武七年,由翰林学士承旨詹同、翰林侍讲学士乐韶凤、翰林侍讲学士宋濂等人共同修纂完成。《皇明宝训》成书后,并无刻本流传,今天所能见到的抄本保存在《皇明修文备史》中。《皇明修文备史》旧题为顾炎武所辑,收录了七十多种明代文献,内容丰富,体例各异。“大而兵刑礼乐,小而筦库出纳,人物之臧否,议论之短长,行事之法戒,形势之要害,莫不备载。”①《皇明宝训》是明洪武年间成书较早的官修史书,对于研究明初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这部重要的史书却没有引起学者的足够重视,本文简述《皇明宝训》的编纂过程、内容与体例,着重分析其史料价值,以期引起学界注意。
    《皇明宝训》修纂的缘起与《大明日历》的修纂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孰先孰后,现存材料有两种记载。
    依据《太祖实录》的记载,《大明日历》纂成之后,《皇明宝训》才开始编纂。“洪武七年五月丙寅朔,修《大明日历》成。自上起兵临濠,至即位六年癸丑冬十二月,凡征伐次第、礼乐沿革、刑政设施、群臣功过、四夷朝贡之类莫不具载,合一百卷。承旨詹同、侍讲学士宋濂率诸儒上进,命藏之金匮,其副藏于秘书监。濂等又言于上曰:‘《日历》藏之天府,人欲见之有不可得,臣请如唐太宗《贞观政要》,分类更辑圣政为书,以传于天下后世。’上从之。于是分为四十类,自敬天至制蛮夷,厘为五卷,总四万五千五百余言,名曰《皇明宝训》。自是以后,凡有圣政,史官日记录之,随类增入。”④根据这条材料的记载,《皇明宝训》的纂修以《大明日历》为基础,成书于《大明日历》之后。
    依据《皇明宝训序》的记载,《皇明宝训》的编纂与《大明日历》编纂几乎同时开始。“皇帝继天出治,御天历服,七纬顺度,九围敉宁。爰自龙飞之初,以迄今兹,金匮之藏岁益月增,乃徇翰林词臣之请纂修《日历》,以成昭代之大典。粤洪武癸丑之秋八月甲申,帝御东黄阁,召臣詹同臣乐韶凤臣宋濂,俾选海内文学之士开局西华门内,相与编摩成书,而命臣同臣濂为之总裁。九月壬寅,臣等既莅事,发所藏而翻阅之,仰窥神机睿断,远犹辰告,足以明征定保嘉惠邦家者,充牣乎其间。臣等因相与言曰:‘《日历》之成,藏诸天府,人欲见之,有不可得者,盍如太宗《贞观政要》之书编集以传。’询谋既同,于是辑成四十类,自敬天至制蛮夷,厘为五卷,总四万五千五百余言,皆从记注之真,不敢以己意轻为损益云。”③此条材料虽然没有记载《皇明宝训》的成书时间,但是明确交代了儒臣们纂修《皇明宝训》的想法形成于《大明日历》纂修之初,《皇明宝训》的纂修不依傍于《日历》,史料直接取自档案,即所谓的“记注之真”。
    比较两种说法,笔者认为《皇明宝训序》的记载来自当事者的陈述,相对比较准确。此外,《皇明宝训》纪事不著年月且多处失次,亦可间接证明《皇明宝训》的纂修取材于档案,纂成时间不会晚于《大明日历》。倘若《皇明宝训》确实纂修于《大明日历》之后,其编年纪事大可取材于《大明日历》,体例不至于如此疏陋。很明显《皇明宝训》属于史臣们灵机一动的急救章之作,目的是为了讨好朱元璋,事前并没有就编纂方法、编纂体例等问题进行过仔细的规划,只是粗略分类,草草采摭记注而成。根据《皇明宝训序》的记载,可以推断,《皇明宝训》与《大明日历》的纂修几乎同时开始,大概同时完成。《大明日历》的编纂开始于洪武六年九月,成书于洪武七年五月,《皇明宝训》纂修的起始时间大概也在这一区间。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认为,《皇明宝训》是《大明日历》纂修过程中的副产品。
    《皇明宝训》五卷,共计四十类,其卷目如下:④
    卷一:敬天,孝思,勤民,仁恻,恩泽,却贡献,励忠节,敬鬼神,斥异端,练兵,育人才;
    卷二:教太子诸王,正家道,保全功臣,礼臣下,谦德,警戒,务实,节俭,戒奢侈,议礼,定律,守法,恤刑;
    卷三:评古,礼前代,求贤,任官,尊儒术,定都,论治道,求谏,纳谏,谋略,祥异;
    卷四:谕群臣;
    卷五:谕将士,招谕,怀远人,制蛮夷。
    按类分辑帝训帝言于每一条目下,形式与《贞观政要》类似⑤。以“敬天”始,“制蛮夷”终,反映了“敬天保民”与“华夷之辨”大一统政治理念的影响,对研究明初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皇明宝训》的编纂体例有其特别之处。虽然以《贞观政要》为参照对象,《皇明宝训》编纂上的特点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记事记言不书年月。《贞观政要》记事记言首书贞观某年。《皇明宝训》则全部省略时间,直接书某事某言,体例颇与史体相乖。其次,史事编排不按时间进行。由于记事记言不书年月,《皇明宝训》没有严谨时间观念,同一目类下诸条的编次比较随意,并非严格按时间前后次序排列。总之,《皇明宝训》总体上给人的感觉是仓促成书,体例未备,远不如永乐时期所修的《明太祖宝训》。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大明宝训》是《大明日历》修纂过程中的副产品,是史官们的临时决定,事先并未经过仔细的筹划,加之成书时间较短,因而体例尚未成熟;其二、史官们鼓吹《皇明宝训》的价值超越《贞观政要》,上追虞夏商周之文,将会垂法万世。“皇上法天而行,溥溥无际,恒恐一夫不被其泽,故精神之所会,訏谟之所定,诚与虞夏商周之文相为表里,非太宗所能企及。此无他,圣学辑熙内外一本于诚故也。《贞观政要》尚传之于今,则夫《宝训》一书垂法于千万世,盖无疑者。”⑥其体例效法《尚书》,载言书事而不纪年月也勉强可以说得过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