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黎澍之路(续一)(9)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理论研究》 张生力 参加讨论

(6)关于“造反有理”问题的创新:
    黎澍在《认真清理我们的理论思想》中又说,我们曾经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可以概括为“造反有理”,其实不能这样做。《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消灭私有制”。在历史上,“造反”可以变更私有者,便穷人变成富人,但不能改变私有制。可见把马克思主义概括为“造反有理”,有失原意。“造反”一词的习惯用法,只是表现一种直觉的对抗情绪,加上“有理”二字,容易使一些人受骗上当,很易为野心家所利用。现在除了翻译和理解问题以外,还有一个清理苏联理论思想影响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观点,经过苏联教科书的改编,一方面程式化了,另一方面也僵化了,有的甚至还走了样,唯物主义变成了唯心主义。至于“资产阶级法权”、“爱国主义”等等概念,黎澍认为,都有与从前涵义不同的译法和看法,也须加以澄清。
    (十三)乐于扶青的大师
    创新和扶青,是《历史研究》杂志的两大特色,要作到这两点,需要有远识卓见和慧眼,还需要有推进史学繁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黎澍主编《历史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两杂志期间,不仅发表了一批创新的论著,而且培养了一批青年史学工作者。60年代初,他到近代史研究所担任副所长,曾从全国大学毕业生中挑选30来名优秀青年,为中国近代史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并通过发表文章,召开青年作者座谈会,颁发青年优秀论文奖等形式,推荐了一批优秀青年作者给有关单位。北京大学一个只有17岁的学生沈元,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分子,下放劳动改造。后来摘掉了帽子,在北京街道办事处工作。1962年夏,科学院学部副主任刘导生把这个22岁的沈元推荐给黎澍时说:“这个人不错,有些才学”。黎澍就把他安排在近代史研究所工作。1962年的《历史研究》杂志发表了沈元的《“急就篇”研究》,当即有人批评《历史研究》不应该发表“摘帽右派”的文章,黎澍不以为然。1963年《历史研究》第1期又发表了沈元的《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有人直接向学部领导提出批评,黎澍又不以为然。1963年《历史研究》第3期又发表了沈元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和历史研究》,引起了更大的风波。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给黎澍打电话:“有人联名写信告到毛主席那里,说是重用了右派,让右派出名,鼓励白专道路”。这使黎澍受到了压力。(据丁守和的《关于〈历史研究〉的若干回忆》,原载《历史研究四十年》)1964年3月12日,黎澍在《光明日报》发表了轰动一时的文章,题为《让青春放出光辉》。文中从科学家伽利略25岁以物理学和数学的新成就闻名于世,到毛泽东26岁主编闻名一时的《湘江评论》,列举了古今中外在青年时代就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政治家、理论家、文学家共32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都包括在内。指出“青年是一切时代的最生动的力量”,这些人物之所以杰出,并不是因为他们都是天才,而是在于他们都有“远大的志气和正确的世界观,能够摆脱庸俗和琐屑的个人欲念的纠缠”。就是这样一篇充满激情而又稳妥平实的文章,竟然也触犯了当年“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禁忌,受到某“权威人士”的严厉批评,指责为宣扬“成名成家,个人奋斗”。(据李侃的《略谈黎澍史学思想的特色》,原载《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事后,黎澍私下对人说:这篇文章隐含的主旨是政治运动太多了,一次运动不仅搞掉了一批有才华的青年,而且还耗费一大批青年的才华,使他们忙于政治运动,而无时间钻研学问,那怎么能出人才呢。(据陈文桂的《黎澍》,原载于《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家》311页)1963年夏秋之间,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谢本书,在云南大学历史系当助教,因为编了一本讲稿受到黎澍的赏识。该校方国瑜教授到北京开会时见到黎澍,黎即询问谢的情况,方说谢是一个20多岁的青年,是有培养前途的共产党员。黎即表示,这个青年我要把他借来,协助我编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谢在北京工作期间,黎曾极力予以帮助。当时关锋、戚本禹以史学界“霸主”自居,引起老一辈史学家的不满。谢就写一篇论学风的短文,批评史学研究中的不正之风,并经翦伯赞亲自修改了。发表前,谢将此文征求黎的意见,黎沉思了很久后说:“此文不错,但是现在不能,一发表,可能会引起风波,还会追到翦老的头上”。这篇稿子于是就压了下来。不久,“文革”开始,报上点名批判翦伯赞和黎澍,谢本书被指责为“黎澍的修正主义苗子”。1972年夏,黎刚获得“解放”,又关心起青年人来了。他写信给云南大学,要求把谢本书和郑绍钦借调到近代史研究所,参加“中俄关系史”课题组的工作。谢去拜访黎时,他仍然象过去一样热情,但是谈话却比过去少了,也不愿意多谈“文革”中的遭遇。(据谢本书的《忆恩师黎澍》,原载于湖南《辛亥革命研究会通讯》第33期)傅白芦在《沉痛悼念黎澍同志》一文中,回忆了一段往事:8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筹办时,“好几个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不幸者,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颇为引为注目。心有余悸的人们不免替他担心。因为他坚持实事求是,广揽人才,早为某些人所忌刻,并且成为长期受到排挤和不公正待遇的原因之一。但他并不吸取这些‘教训’,还是处之泰然,坚定不移地落实党对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政策,还嫌迟了”。(原载于1988年12月24日《长沙晚报》)这是黎澍广揽人才的一贯作风。他曾在《中国社会科学三十年》中说:初生之犊,往往不免于幼稚,但他们有一个为许多前辈所不及的特征,就是勇于探索。他们要求研究那些未经前人研究过的问题,敢于提出一些前人未曾提出过的见解。“他们的探索精神,表明了我们民族青春长在。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只有老一辈的人在思考,那么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了。所以我们要珍惜青年的这种积极性,鼓励他们研究问题,追求真理……同时要认真帮助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据《再思集》119页)
    (十四)“一个标准的秤砣”
    黎澍的早期,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开拓新闻出版事业,素以善于利用传统和勇于反抗传统而闻名于同行之间。黎澍的中期,是在教条主义日益发展的束缚下工作,间常以沉默来抵制教条主义的影响。黎澍的晚期,是位敢于创新,敢于说真话的史学革新先行者。1979年他有句名言:“科学是为真理而斗争的事业,即使冒犯了上帝,也要无所畏惧”。(据《再思集》119页)。他的后半生为此而奋战了十年。他的不少史学论著均以独特的风格引起史学界的重视,但他从来不以权威自居,当然更不迷信别人的权威。他不唯上,不唯书,不附和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他认为学术问题不能以“一言”代“群言”,不能以“一尊”压“百家”。1979年春,他在成都举行的全国史学规划会议上的发言中,对于“学术民主”问题作了卓有见地的阐述。他说:“学术问题绝对不允许搞集中制,有了争论,只能平等讨论,不能服从多数,不能服从个人,不能服从权威,不能服从定论。”(《再思集》82页)黎澍对人对己都用一个砝码去衡量。他在《未完的回忆》中指出:“反右派成了制约百家争鸣的砝码……反到鸦雀无声,又说还要百家争鸣,如何适得其平?手执砝码的人都想加码。稍一加码,又使百家为之钳口结舌,不知如何是好?”黎澍对于自己过去的思想认识却是勇于承认错误和修正错误的。他在《再思集》的《作者说明》中就这样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现代史的伟大转折点,这一转折使人感到有重新认识许多问题的重大必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我过去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了解的肤浅和错误,纠正了其中比较显著和已经有所认识的部分。编入本书的各篇,反映了我个人思想上的这个变化,故谓之‘再思’云……经过实际生活的检验,势必又要发现种种不足,还要三思。这是黎澍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他在《黎澍自选集》序言中说,“比较起来,可以认为发表了一些颇具独立思考,并非人云亦云的文章,还是在‘文革’结束以后”。1988年他在《评陈铁健著〈瞿秋白传〉》中说:“违抗流俗,独具创见,揭露历史真象,总结历史教训,这需要胆识和气魄,需要历史学家的史德、史才、史识”。这就是他的自我写照。
    黎澍一身正气,胸怀坦荡,无私无畏,刚直不阿,疾恶如仇,从善如流。他既不以权谋私,也不以学干禄,热心世务,而又淡泊自守,成为他的独特风格。唐振常在《痛定思黎澍》中,描述了黎澍早年在成都主编《华西晚报》时的风度:不知疲倦地工作,不言忧愁地生活,随时随地都表现出充分的乐观精神和高昂的斗争意志。日常不多言,往往是一句两句使你与他共通。每当几个比他年轻的同事有些苦闷或烦恼时,他总是习惯地两手直放,双肩微耸,头偏右摆,问道:“怎么啦?喝酒去”。小饭馆一坐,三杯下肚,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他的话不会使人哈哈大笑,却常寓机智于幽默之中。(唐振常的《痛定思黎澍》,原载于1989年《历史研究》第2期)。50年代黎澍在新华总社、新闻总署和中宣部工作期间,由于解放前长期做党的地下工作而产生的一种老百姓意识变不过来,日常只有是非观念,对上级不自觉其为下级,对下级不自觉其为上级,如此没上没下,人们称之为自由主义。到了反右派斗争时,因为极力保护了遭到错误批判的青年同事,被称为“党内民主人士”。(据《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165页)1966年《五·一六通知》后8天,谢富治、戚本禹找田家英谈话,田回到住地就寻了短见。这一噩耗传到黎澍耳里时,黎早已被“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波打翻在地。当时有不少人打听黎澍是否也已经引颈上吊了?可是黎的思想情绪恰好相反,他深信历史的辩证法,一定是整人者人亦整之。后来他果然看到了这种连台好戏。(据《田家英的悲剧》,原刊于《随笔》)1978年黎在上海见到了唐振常,谈起“文革”中的外调情况时,黎说:“算来算去,应该向我外调的人都来了,就是没有你,以为你凶多吉少。”唐说:“当时我倒是想到过死的,但一念之间,忽然冒出了个念头,只是不堪儿女心,从此念绝”。黎即正色道:“为什么要死?白便宜了那帮人”。(据唐振常的《痛定思黎澍》)这时黎澍的政治义愤吹响了时代的战斗号角,昼夜赶写文章,狠批林彪“四人帮”及其文学侍从们猖狂一时的大量罪行。但在两个“凡是”未被推倒前,这个不能批,那个不能写,他为了冲破教条主义的禁区,多次亲身闯公堂。1983年初,丁守和去看黎澍,问他在干些什么?黎曾气愤地说:“天天上午开会,连着开了五天,谈着谈着,冲我来了,我也不客气地回敬了他们一通。”过了几天,黎就病倒住院了。(据丁守和的《回忆黎澍二、三事》原载于1989年《历史研究》第2期)1987年的小道消息传说黎澍出了什么问题,唐振常即写信问黎黎究竟如何?黎回信说:“照说应在数内,其实不在数内。即使在数内,也是第三梯队了”。其时,黎的《历史创造者讨论中的几个问题》一文,在北京不能刑出,后投稿于《文汇报》,上海也压了颇久,他曾写信给唐振常说:“他们退回来也就算了”。(《文汇报》直到1987年12月15日才发表此文。)尽管遭际种种不平,黎澍一颗探索真理的心未尝稍息。他在1988年又写了四篇文章,继续大批教条主义,真是一息尚存,战斗不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