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诗经》、《左传》、《管子》、《荀子》、《韩非子》等均有提及。详见卢嘉锡总主编,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第111-112页。 (34)同上,第112-113页,117页。 (35)赵杏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理论与实践举要》,《鄱阳湖学刊》2012年第3期。 (36)仅粮食作物品种,就有“粟的品种97个,黍12个,稷6个,梁7个,秫4个,小麦8个,水稻36个”。(李群:《贾思勰与〈齐民要术〉》,《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2期) (37)万国鼎:《论“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农书》,《历史研究》1956年第1期。 (38)贾思勰对植物品种的命名采用三种方式:一是以培育人命名,如“巍爽”,“李浴”等;二是“观形立名”,如高杆、矮杆、有芒、无芒等;期三是“会义为称”,即据品种的生理特性如耐水、抗虫、早熟等命名。(李群:《贾思勰与《齐民要术》,《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2期) (39)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2版),第775页。 (40)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编:《纬书集成》卷中,第521页。缪启愉校注指出《太平御览》卷963“期竹”亦引《礼斗威仪》,稍有异文。(第778页)笔者案:《太平御览》卷963“期竹”亦引《礼斗威仪》作:“君乘水而王,其政太平,期、紫脱,为常生。”(中华书局影宋本,1960年,第4275页)《艺文类聚》卷89“期”作“蔓”。 (41)旧题晋李石撰,实为宋人所撰。丛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36页。 (42)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2版),第776页。据缪氏标点,下句“安思县多苦竹,竹之丑有四:有青苦者,白苦者,紫苦者,黄苦者”属上,亦视为《孝经河图》的引文。但其注释指出:“《初学记》卷二八引作《河图》,是:‘少室之山,大竹堪为甑器。‘无’苦竹’条。《太平御览》卷九六二引作《孝经河图》,所引与《初学记》同(‘甑器’作‘釜甑’)。但下面有双行小注:‘此竹亦爨器也。安思县多苦竹。苦竹有四:有青苦,有白苦,有紫苦,有黄苦。’正注文有乖乱。”(第780页)是“安思县多苦竹”句很可能为《齐民要术》注文,非《孝经河图》原文。 (43)正如缪启愉注释所言,相同文字,《初学记》称引自《河图》,所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认为《孝经河图》或即《河图》之误(《纬书集成》卷上《解说》,第58页)。 (44)游修龄主编:《中国农业通史·原始社会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第77-85页;陈文华著《中国农业通史·夏商西周春秋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122页。 (45)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卷14,中华书局,1979年,第172-173页。 (46)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18,中华书局,1988年,第478页。 (47)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2版),第326、330页。 (48)孙诒让撰,王文锦、孙玉霞点校:《周礼正义》卷57,中华书局,1987年,第2374-2376页。 (49)《要术》续引《淮南子》:“原蚕一岁再登,非不利也,然王者法禁之,为其残桑也。”(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2版,第326页)提供了另一种较合理的解释。 (50)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邢昺撰《尔雅注疏》卷6,中华书局,1980年,第2609页。 (51)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2版),第326页。 (52)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编:《纬书集成》卷中,第785-786页。 (53)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编:《纬书集成》卷中,第786页。 (54)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2版)校记引清沈秉成《蚕桑辑要》。缪启愉认为,《考异邮》所说是北方养的三眠四龄蚕品种,所谓二十一日而茧只是凑“三七”之数,实际上是不够的,就算早蚕也得二十三四天才老熟(第328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