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包拯及其与同年关系论略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 杨高凡 参加讨论

包拯(999-1062),北宋庐州合肥人。他集忠、孝、仁、义、智、勇、廉、节于一身,为时人所称颂。他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深受广大下层百姓的怀念和传诵,时至今日包拯在民间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关于包拯的研究,史学界、法史学界与文学界从不同角度推出了丰富的成果,笔者不揣谫陋,欲就包拯及其与同年的关系略作讨论①,以管窥宋仁宗朝政治之一斑。
    一、犯颜直谏的包拯何以平步青云--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在皇权日益强化的宋代,“清官”包拯除了自身廉洁奉公外,还多次犯颜直谏、抨击同僚,与滥用的皇权和贪婪、平庸、不作为等官场陋习作斗争。
    包拯犯颜直谏,不畏皇权。在反对张尧佐除宣徽使一事上,时任御史中丞的包拯“反复数百,音吐愤激,唾溅帝面”,宋仁宗无奈只好放弃,直到见了张贵妃才“举袖拭面”,并责问张贵妃说:“汝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②在宋仁宗晚年迟迟不立太子一事上,诸多大臣争相上奏,包拯言辞激烈,责问宋仁宗:“未审圣意持久不决,何也?”包拯的激烈态度激怒了宋仁宗,怒而问之曰“卿欲谁立?”明显疑包拯有拥立新君之野心,猜忌之心毫不掩饰。包拯以自己“行年六十,且无子,非邀后福者”为对,才消除了皇帝疑忌之心。③包拯“峭直”可见一斑。
    敢于直谏皇帝的包拯,面对同僚更是“严毅不恕,朝列有过,必须弹击”④,“数论斥大臣权倖”⑤,如弹劾三司使、温成皇后张贵妃伯父张尧佐,弹劾宰相宋庠,三司使张方平、宋祁,翰林学士李淑、酷吏王逵等,包拯均多次上章连番抨击,直至对方被罢免方止。包拯如此强势、激烈之方式,必然会招致众多政敌的反击,现存史料中虽找不到类似材料,但此类斗争当在情理之中。何况,包拯并非毫无瑕疵,如他对宋庠的弹劾明显有失公允;他弹劾掉二任三司使,而自己取而代之,亦有嫌疑。翰林学士欧阳修即曾上章批判包拯“逐其人而代其位,虽初无是心,然见得不能思义”,“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嫌疑者也”,“言人之过似于徼讦,逐人之位似于倾陷”,认为包拯“是可惜也,亦可嗟也”。⑥
    嘉祐四年七月,因三司吏把原应给与士兵的折支“积八十五日而不予”,最终导致士兵“相纠为乱”。三司使包拯“护吏不遣”,致使案件无法继续审理,因而受到负责勘验此事的提举在京诸司库务胡宿弹劾,包拯“皇恐,遣吏就狱”。但包拯仕途亦未受到任何牵连,反而很快迁给事中、三司使,继改枢密副使。⑦
    包拯一生历任开封知府、三司使、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要职,他出仕26年(1037-1062年)间迁官25次⑧,平均1年左右即升迁1次,可谓频繁。宋代官员通常情况下是三年一任,而包拯迁转多是不满任就升迁。甚至在“命下之日,中外喧然”⑨、受到弹劾的情况下,包拯还是不断地迁官加职,终至绝大多数官员难以企及的执政官。这一切的原因何在?是包拯的能力出众,还是宋仁宗偏爱包拯,还是有其他因素?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笔者认为,包拯的能力和宋仁宗的爱才偏袒⑩都是包拯稳立朝堂的必要条件,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包拯同年的襄助,即在共同政治利益前提下,包拯得到了其高官同年的默许、宽容、保护和暗助,得到了其同年高官的荐举、提携与拉拢。
    二、包拯的同年有哪些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王尧臣榜共取进士377人。29岁的包拯中进士甲科,授官为大理评事、知建昌县(今江西南城)。(11)从初授官判断,包拯高中当年进士第一甲前30名,其才艺属于十分出众之列。
    天圣五年(1027年)科举考试,除了录取正奏名进士377人外,还有正奏名诸科等,共计1418人。(12)现存文献没有这一榜进士诸科题名录,但是,由于是榜后来成名、成功人士很多,史书中留下的个人记载较多。宋史文献专家龚延明、祖慧二先生修纂的《宋登科记考》一书,辑录了王尧臣榜进士142人、诸科2人,特奏名进士、诸科9人(13),为我们了解这一榜科举考试及为官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宋代选官,“时取才唯进士、诸科为最广,名卿巨公,皆繇此选”。进士、诸科中,又以“进士得人为盛”,“登上第者不数年,辄赫然显贵矣”。(14)因而宋人称进士科为“将相科”,中进士者后来多显贵,天圣五年(1027年)榜多显贵即是如此。
    据《宋登科记考》,天圣五年(1027年)王尧臣榜考中进士、诸科“同年”中,官至宰执者多达7人:王尧臣、韩琦、吴育、包拯、赵概、文彦博、吴奎等。宋代出现过两次进士一甲前三名(即状元、榜眼与探花)同为宰辅的盛事,天圣五年(1027年)榜为其一。史载:
    王伯庸名尧臣牓,韩魏公第二,赵康靖公第三。嘉祐末,魏公为相,康靖为参知政事,伯庸虽先罢去,而魏公与康靖同在政府,当时号为盛事。熙宁末,王荆公相,韩康公、王禹玉为参知政事,三人亦皆同年,仍在第甲连名,禹玉第一,康公第二,荆公第三。荆公再入,仍与康公并相,尤为难得。时陆子履作诗云“须信君王重儒术,一时同榜用三人。”(15)
    按叶梦得的记载不太准确。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第一名杨真,第二名王珪,第三名韩绛,第四名王安石。杨寘31岁死去,在政坛上不太显赫,后人误将后来官至宰相的王珪当作状元。天圣五年(1027年),王尧臣榜进士一甲前三名依次是王尧臣、韩琦和赵概。这两榜进士前几名,几乎同时在中书任长贰,宋代历史上极为罕见,“尤为难得”,传为一时佳话。包拯同年中有如此多的佼佼者,自然荣幸无比。这里扼要介绍一下包拯的6位官至宰执的“同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