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夏允彝:《医宗必读序》,《李中梓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69页。 ②《御制医宗金鉴》收录在《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医宗必读》收录在《续修四库全书》,四库系列丛书中,其他以“医宗”命名之书皆未录。 ③李建民:《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新视野》,《新史学》2004年第3期。 ④Chao Yuan-ling,Medicine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A Study of Physicians in Suzhou,1600-1850,New York:Peter Lang,2009,pp.26-27. ⑤祝平一:《宋明之际的医史与“儒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7本,第3分,2006年。 ⑥余新忠曾指出张仲景尊崇和圣化运动于12、13世纪初步兴起,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的进一步发展到医界独尊地位的确立,此过程恰好与由宋明之际的医史书写到明清之际的医宗建构的过程相匹配。余新忠:《医圣的层累造成(1065-1949)--“仲景”与现代中医知识建构系列研究之一》,《历史教学》2014年第14期。 ⑦参见冯玉荣:《医籍、医名与医理:明末李中梓的儒医形象及知识传承》,《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⑧谢利恒:《中国医学源流论》,《宋明间医方》,上海:上海中医书局,1935年,第33页。 ⑨朱震亨:《局方发挥》,《四库全书》史部第746册。 ⑩朱建平:《中国医学史研究》,《明代空前发展的中医药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11)永瑢、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103,子部十三,医家类一。 (12)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卷上《方剂古今论》,《四库全书》史部第785册,第659页。 (13)梁其姿:《明代社会中的医药》,载《面对疾病:传统中国社会的医疗观念与组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83页。 (14)(18)孙一奎:《赤水玄珠·凡例》,《四库全书》史部第766册,第3、5页。 (15)张景岳:《景岳全书》卷3《传忠录下·误谬论》,《四库全书》史部第777册,第60页。 (16)徐灵胎:《难经经释·自叙》(清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983册,第707页。 (17)吴瑭:《医医病书·医以明理为要论》,《吴鞠通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173页。 (19)萧京:《轩岐救正论·自序》,《福建历代名医著作珍本》,北京:线装书局,2011年,第6页。 (20)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20《子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3页。 (21)虞抟:《医学正传·自序》,《医学正传·凡例》,明嘉靖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019册,第241-242页。 (22)王纶撰、薛已注:《明医杂著》卷1《医论仲景东垣河间丹溪诸书孰优》,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1-2页。 (23)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前序》,《四库全书》史部第775册,第2页。 (24)张应试:《百代医宗序》,涂绅:《百代医宗》,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刻本,《中医古籍孤本大全》第1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538页。 (25)罗周彦:《医宗粹言·凡例》,吴崐撰述,罗周彦增定:《医宗粹言》,明万历四十年新安罗氏刊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第31页。 (26)表1主要根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编,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年)制成,主要辑录目前存世文献。其中《(神验医宗)舌镜》《海上医宗心领》未收录,《(神验医宗)舌镜》收录在《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十)(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有关《海上医宗心领》的刊刻情况可参考,阮氏李、杜尹心、王寅:《越南黎有卓〈海上海宗心领〉述评》,《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27)沈一贯:《古今医统大全序》,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新安医籍丛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16-17页;李中梓:《删补颐生微论》卷1《医宗论》,《李中梓医学全书》,第656页。 (28)祝平一:《宋明之际的医史与“儒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7本,第3分,2006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