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历史时期疏勒河水系变迁及相关问题研究(1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经济史论坛 张景平 参加讨论

【47】《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在玉门关上游渡过“瓠卢河”,从斯坦因到李并成的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即是乱山子峡谷一带的疏勒河,可参看李并成《唐玉门关究竟在哪里》,《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20-25页。因此有的学者可能会援引其中关于瓠卢河“下广上狭,洄波甚急,深不可渡”的说法,证明唐代乱山子以西仍有较大径流。但从玄奘渡河处仅宽一丈的情形来看,很难相信下游有多大的水量。宗教文本的写作目的本非为后人保存地理资料,且《三藏法师传》并非玄奘自撰,其细节处不必尽信。
    【48】李并成提到,这一带尚有长沙岭古城,存有大片墓葬区,但未言及系何代。参见《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第95页
    【49】吴礽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第100页。
    【50】[英]斯坦因,巫新华等译:《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39页。
    【51】《西域水道记》卷2《哈拉淖尔所受水》,《续修四库全书》(第728册),第107页。
    【52】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集校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l989年,第9页;[英]斯坦因:《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第498页。
    【53】夏训诚等认为地质时期以来疏勒河与罗布泊无直接关系。罗布泊东部的阿齐克谷地为构造干谷,属于标准的地嵌而非河谷,更非疏勒河冲积形成。除引用文献外,另举三条理由:l、敦煌以北无明显的河谷形态;玉门关以西河道为党河洪水冲刷形成;白龙堆三陇沙相对高度50-70米,足以成为分水高地。2、阿齐克谷地无明显的河流堆积与侵蚀的产物,因而无阶地;少数堆积物源于阿尔金山的洪水与冰水。3、阿齐克谷地与党河谷地间雅丹群的存在说明二者之间无水流;且雅丹排列方向与党河谷地有较大交角甚至垂直,说明即使有流水冲刷,也只能来自阿尔金山。参见夏训诚主编《中国罗布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88-89页。俄有浩等在通过实地考察后认为,地质时期党河谷地与阿齐克谷地之间存在水流联系,但仅据此无法亦认定党河谷地系疏勒河冲刷而成。参见俄有浩等《库姆塔格沙漠古水系变迁与沙漠地貌的形成》,《地理学报》,2008年第7期,第725-734页。
    【54】具体情况体现于清华大学等编制《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待公布。
    【55】《汉书》卷96下《西域传下》,第3907页。
    【56】[明]陈诚、李暹:《西域行程记》,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选注》,(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l987年,第263-264页。
    【57】[清]张寅:《西征纪略》,《丝绸之路资料汇钞(清代部分)》,第58-59页。
    【58】《古西行记选注》以卜隆吉河为今双塔堡东之葫芦河,以二十九日所达之“小涧”为今瓜州县城以东的疏勒河,见《古西行记选注》,第277页。如此则陈诚等自卜隆吉出发后当沿疏勒河南岸向西直至瓜州,其路线应与清代驿路无二。然考之形势,此说似可商榷。卜隆吉即今日瓜州县布隆吉乡,作者云自卜隆吉出发后“人一平川”,道路经行其中达一百五十余里。如沿清代驿路西行,约20千米即进入乱山子峡谷地区,与记载相去甚远。且如瓜州县城以东之疏勒河尚有冰冻之水,则布隆吉至瓜州一路与疏勒河平行,焉能“行约百里不得水”?因此笔者认为,陈诚所经之卜隆吉河实为今布隆吉乡以北之疏勒河,其路线乃是从此向西北直趋哈密,所谓“小涧”当是走廊北山下的一处泉水露头处,此即近世所谓黑戈壁,与文中“黑石磷磷”之说相契。
    【59】嘉庆《玉门县志·水利》云:“(靖逆)西渠由城西经磨河湾,东绕川北镇、花海子等处,浇灌户民田地,渠尾人新渠。”参见《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三三九号》,第7页。
    【60】《安西采访底本·水利》云:“昌马河……国朝康熙五十六年开浚。其源出草地,枝流成河,挨流人渠,灌田六十余顷。”参见《陇右稀见方志三种》,(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本,第221页。
    【61】不过在洪水期,正北径流的流量仍然可观。康熙五十四年六月,銮仪卫尚书董大成带满洲、绿营兵二千出嘉峪关往噶斯口,“抵昌曼河后,因山水下来,无架设之桥和渡船,驮米之畜多被水淹”。参见《议政大臣苏努等奏请兵由噶斯口返回肃州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52页。此昌曼河于《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65叹康熙五十四年八月》作常马尔河,应系昌马河之不同音译。参见《清实录》(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版,第605页。
    【62】《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70《康熙五十五年十月》记载,绰奇等人考察关外屯田事宜之后认为,“布隆吉尔系沙土之地,宜令停其耕种”。可为一证。参见《清实录》(第6册),第646页。
    【63】刘兴义:《汉晋表是县和唐锁阳城探原》(《敦煌学辑刊》,2001年第2期,第96-101页)即持此说,可参看。
    【64】[宋]王延德:《西州使程记》,《古西行记选注》,第159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