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徐中舒。试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并批判胡适井田辨观点和方法的错误[J].四川大学学报,1955,(2)。 [30]徐中舒。论商於中楚黔中和唐宋以后的洞--对中国古代村社共同体的初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1978,(1)。 [31]徐中舒。吴越兴亡[J].四川大学学报,2006,(4)。 [3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3]郭沫若。史学论集[G]//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4]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5]袁林。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讨论的回顾与展望[J].社科纵横,1991,(1)。 [36]甄修钰,张新丽。马克思研究农村公社的动机和方法论--兼论走出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困境[J].历史研究,2012,(3)。 [37]周书灿。氏族封建说与先秦社会形态再思考[J].史学理论研究,2012,(3)。 [38]徐中舒,唐嘉弘。论殷周的外服制--关于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分期的问题[C]//先秦史论文集:人文杂志增刊,1982. [39]赵世超。指定服役制度略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3)。 [40]徐中舒。论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与城乡对立等有关问题[J].中国文化,1998,(17-18)。 [41]徐中舒。论自然经济阶级和等级[J].中华文化论坛,1998,(1)。 [42]徐中舒。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序言[J].云南社会科学,1989,(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