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之二)(10)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朱凤瀚 参加讨论

[65]舒:《商代卜辞语言研究》,《通报》卷60,1974年。
    [66]倪德卫:《问句的问题》,檀香山商代文明国际讨论会论文,1982年;夏含夷:《周易的构成》(博士论文),1983年。
    [67]《中国语文》1988年第1期。
    [68]郭沫若:《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收入《十批判书》,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69]收入《观堂集林》卷10。
    [70]王玉哲:《试论商代"兄终弟及"的继位法与殷商前期的社会性质》,《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6年第1期。本文并认为"兄终弟及"表现出父子关系不如兄弟关系密切,乃是因为母系氏族制的残余形式被保留在父系氏族社会中,但儿子已有继承权,又说明父系氏族特色已渗入其内部。
    [71]郑慧生:《从商代的先公和帝王世系说到他的传位制度》,《史学月刊》1985年第6期。
    [72]参见吴浩坤《商朝王位继承制度论略》,《学术月刊》1989年第12期。
    [73]载《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15期,1963年。又收入《中国青铜时代》一书,三联书店1983年版。
    [74]关于商人日名制,不仅涉及甲骨文,而且涉及商周金文,有关研究成果在这里不繁赘引。请参见笔者与徐勇合著《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5章商史部分第13节。
    [75]《历史研究》1957年第1期。胡氏后又有《重论"余一人"问题》(收入《古文字研究》第6辑,1981年),指出武丁、武乙(即历组)时卜辞王自称"于一人",祖庚、祖甲与帝乙(或帝辛)卜辞自称"余一人"。
    [76]晁福林:《试论殷代的王权与神权》,《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4期;《殷墟卜辞中的商王名号与商代王权》,《历史研究》1986年第5期。
    [77]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1936年。
    [78]张秉权:《卜辞中所见殷商政治统一的力量及其达到的范围》,《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0本1分,1979年3月。
    [79]孙晓春:《商周时期不是神权时代》,《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2期。
    [80]收入《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第1册,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之一,1944年。
    [81]收入《甲骨文与殷商史》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82]《屯南》1059、4059记商王册命商为侯。
    [83]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第9章:黄中业:《商代"分封"说质疑》,《学术月刊》1986年第5期。
    [84]载《东北人民大学学报》1957年第2、3期。
    [85]《古文字研究》第6辑,1981年。
    [86]载《历史研究》1985年第2期。
    [87]均收入《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88]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第1章第5节《商人诸宗族与商王朝的关系》,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89]收入《奴隶制时代》一书,科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
    [90]"自由民"说见斯维至《关于殷周土地所有制问题》,《历史研究》1956年第4期;徐喜辰《商殷奴隶制特征的探讨》,《东北师范大学科学集刊》(历史)1956年第1期。"家长制家庭公社成员"说见赵锡元《试论殷代的主要生产者"众"和"众人"的社会身分》,《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年第4期。
    [91]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