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代军事思想简论(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范中义 参加讨论

第三,多层次有纵深的防御思想更突出。明代军事家都主张在边海防要设置多层次有纵深的防线。海防,主张防之于海,防之于海岸,防之于城池。郑若曾主张,"会哨于陈钱,分哨于马迹、洋山、普陀、大衢为第一重;出沈家门、马墓之师为第二重;总兵发兵船为第三重"[①j]。边防,主张防之于边墙,防之于旷野,防之于城堡。城池的防守也不是单纯依靠城墙,主张首防敌于濠(护城河),次防敌于羊马墙,再次才防敌于城墙。这种有层次有纵深的防守增强了防御的可靠性。
    第四,攻守结合,以守为本的思想更突出。明代军事家强调攻守结合,"攻之中有守,守之中有攻。攻而无守则为无根,守而无攻则为无干。"[②h]有人更强调守,"御敌之道,以守备为本,不以攻战为先"[③j]。战、守、和都是对付敌人的手段,要根据形势,随机应变,灵活运用这些手段,取得主动权,达到防守的目的。这种思想表明,明代的防御思想不是消极的。
    明代防御思想是对以往防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我国古代防御思想更加完备,对保卫中央集权的国家安全和百姓的和平劳动起了积极作用。
    (三)实际操作性更强
    明代特别是中后期注重实用之学,军事领域也不例外。明以前的军事思想精深微妙,多为行而上者,"第于下手详细节目,则无一及焉"[④j]。明代军事思想不仅理论强,而且很具体,便于实际操作。
    军事思想主要由军队建设思想和战争指导思想两个方面构成。军队建设思想包括选兵、编伍、武器配备、思想、技艺、营阵训练等;战争指导思想包括谋略运用、战略战术等。应该说明代军事思想在这些方面论述得都比较具体。
    比如军事训练,明代军事家既强调练兵也强调练将,并且阐述得十分具体。挑选士兵时,不仅看年龄、体质,还注意思想素质。编伍,不仅由下而上逐级编定,甚至对每个士兵怎样登记都有明确叙述。各种技艺一招一式都有具体规定,以防花法混入。至于练将,则论述得更为具体,列出课程,指出学习方法等。孙武和晁错等指出了练兵、练将和武器的重要性,要人们选择有"能"的将领,训练出"强"的士兵,使用锐利的兵器,但如何做到这些没有论述。而明代的军事家对此则有详细论述。
    明代军事思想是实践的总结,是从实践中来的,又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因此,这些理论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这是明代军事思想又一特点。
    
    明代军事思想在对前代军事思想继承、总结的基础上,多有创新和提高,充实并发展了古代军事思想体系,指导了当时的军事斗争,对后世有广泛深远的影响。
    (一)充实了古代军事思想体系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到明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体系更完整,内容更丰富。军事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军队建设思想和战争指导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奠定了战争指导思想的基础,以后各朝各代的战争指导思想都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战争指导思想的丰富和完善。明代根据实际作战经验,在一般作战原则和防御思想方面都有补充、阐发和修正。以往没有海防思想,明代确立了;对以往的边防思想,明代给予充实和发展。这就使我国国防理论更加完整和深刻。
    明代以前的军事思想主要是战争指导思想和战争谋略,军队建设思想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明代关于军队建设的理论把我国古代军队建设思想推到了高峰。其主要标志,一是系统性和完整性,即对构成战斗力的士兵、将官、武器装备的各个方面及各个环节,都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训练、整饬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正确地解决了人和武器、练兵和练将等关系;二是内容的深刻性,练兵提出了练心气,练将提出了练将德,武器装备提出了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相互补充等等。这些都对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