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晋书》卷八二《虞预传》。 [60]《文选》卷四九干宝《晋纪》总论。 [61]《晋书》卷七○《应詹传》。 [62]《晋书》卷七五《范汪传附范宁传》。 [63]参见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 [64]参见余英时:《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5]《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刘淑“少学明五经,遂隐居,立精舍讲授,诸生常数百人。州郡礼请,五府连辟,并不就。永兴二年,司徒种暠举淑贤良方正,辞以疾。桓帝闻淑高名,切责州郡,使舆病诣京师。”按此刘淑的“高名”自然是因其学术而来,但多数情况下,学术成就并不是“名士”获取名声的主要手段。 [66]参见赵翼:《廿二史札记》“东汉尚名节”条。 [67]《晋书》卷四九《羊曼传》。 [68]《周书》卷二一《司马消难传》称:“消难幼聪惠,微涉经史,好自矫饰,以求名誉”,可与《谈薮》所载事迹互为补充。 [69]《南齐书》卷三九《刘瓛传》。 [70]《梁书》卷五○《陆云公传》。 [71]《陈书》卷一八《韦载传》。 [72]《陈书》卷一九《虞荔传》。 [73]《陈书》卷二七《姚察传》。 [74]《三国志》卷二《文帝纪》注引《典论》自叙。 [75]《三国志》卷一○《邴原传》注引《原别传》。 [76]《南齐书》卷三三《王僧虔传》。 (责任编辑:高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