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保罗·贝劳奇:《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从古至今》(Paul Bairoch,Ci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From the Dawn of History to the Present)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0页表18.1。 ⑤当然,这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其他的估计虽然要高于这一数字,但相比于当前的城市化水平,这些数字仍是很低的。比如有人估计当时世界城市人口应占总人口的5%-6%;也有人认为,这一数字应为8%-10%。保罗·贝劳奇:《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从古至今》,第494页。 ⑥约瑟夫·古格勒编:《第三世界的城市化》(Josef Gugler,ed.,The Urbanization of the Third World),牛津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⑦弗朗西斯·切鲁尼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社会经济和人口分析》(Francis Cherunilam,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Socio-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Analysis),孟买1984年版,第1、5页。 ⑧世界银行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组织翻译:《2005年世界发展指标》表3.1,第168页。 ⑨戴维·德雷卡克斯-史密斯:《第三世界的城市》(David Drakakis-Smith,The Third World Cities),伦敦2000年版,第16页,图1.3。 ⑩保罗·贝劳奇:《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从古至今》,第427页。 (11)保罗·贝劳奇:《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从古至今》,第428页。 (12)弗朗西斯·切鲁尼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社会经济和人口分析》,第5页。 (13)弗朗西斯·切鲁尼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社会经济和人口分析》,第70页。 (14)阿兰·R.A.杰奎明:《第三世界的城市发展和新城》,(Alan R.A.Jacquemin,Urban Development and New Towns in the Third World:Lessons from the New Bombay Experience),奥尔德肖特1999年版,第21页。 (15)弗朗西斯·切鲁尼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社会经济和人口分析》,第71页。 (16)戴维·德雷卡克斯-史密斯:《第三世界的城市》,第16页,图1.3。 (17)阿兰·R.A.杰奎明:《第三世界的城市发展和新城》,第26页。 (18)弗朗西斯·切鲁尼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社会经济和人口分析》,第72页;奈杰尔·哈里斯:《亚洲未来城市化的总体评价》(Nigel Harris,"Over view:The Future of Urbanization in Asia"),格雷厄姆·P.查普曼等编:《亚洲的城市增长和发展》,第一卷,“创造城市”(Graham P.Chapman,Ashok K.Dutt Robert W.Bradnock,eds.,Urb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Asia,Vol.1:Making the Cities),奥尔德肖特1999年版,第9页。 (19)弗朗西斯·切鲁尼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社会经济和人口分析》,第73页。 (20)弗朗西斯·切鲁尼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社会经济和人口分析》,第212-214页。 (21)阿兰·R.A.杰奎明:《第三世界的城市发展和新城》,第59页;乌默雷德·范凯特沃鲁:《印度的城市化:问题和前景》(Ummareddy Venkateswarlu,Urbanization in India:Problems and Prospects),新德里1998年版,第10-11页。 (22)弗朗西斯·切鲁尼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社会经济和人口分析》,第10页。 (23)拉纳·P.B.辛格、R.L.辛格:《印度的城市变迁》(Rana P.B.Singh,and R.L Singh,"Urban Changes in India"),迈克尔·P.康仁编:《现代城市变迁的世界模式》(Michael P.Conzen,ed.,World Patterns of Modern Urban Change),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80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