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人口规模超过800万的巨型城市的数量也在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1950年时,纽约和伦敦是世界上两个仅有的巨型城市。1960年,增加了东京,也属于发达国家。但到1970年,在世界10个巨型城市中,不仅有了发展中国家的巨型城市,而且在数量上与发达国家平分秋色。到1980年,世界上的特大城市达到15个,其中9个在发展中国家。1990年,世界特大城市达20个,发展中国家占了其中的14个,也就是说,这10年中,新增的特大城市全都是在发展中国家。(25)特大城市的成长速度从以下事例可见:墨西哥城在1940年的人口大约为180万,占全国人口的8%左右;1950年,它的人口增至310万;至1980年,墨西哥大都市区的人口为1393.7万,几乎占墨西哥人口规模在10万以上的大城市总人口的一半;1990年,它占全国城市总人口的25%;2005年,仍占全国城市人口的24%(26)。巴西的圣保罗,1900年时,它的人口才20.5万;而到1995年,竟达1650万(27)。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简直如魔术般地增加。 此外,在有可能发展为巨型城市的较大规模的城市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数量也在扩大。1950年,在世界最大的30个城市中,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占了1/3;到1990年时,增为20个,占2/3。联合国估计,到2015年时,世界上最大的30个城市中,发展中国家至少应占其中的25个(28)。根据现有的基础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大城市和巨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将不断扩大,它们的增长速度仍将是极为惊人的。 在大城市人口大量增长的同时,个别城市的人口在一国的城市总人口中占很高的比率,形成首位城市。在越南,胡志明市和河内的居民占全国城市居民的1/3-1/2,这使越南成为世界上城市人口比率最低而城市人口最为集中的国家之一。(29)根据联合国在1990年提供的数据,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首位度相当大,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城市首位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如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为41.3%,秘鲁的利马为41.3%,墨西哥的墨西哥城为31.4%。发达国家也有首位度较大的首位城市,如法国的巴黎和日本的东京,前者在1990年的首位度为20.4%,后者为19.1%,但美国的纽约只占8.7%(30)。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首位城市不仅数量更多,首位度也更大。 首位城市不仅仅表现为人口过于集中,同时也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很多方面对其他所有城市处于支配的地位。比如曼谷,从195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泰国的经济每年都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按常理,经济这样高速增长,应当有力地推动泰国全国的城市化进程,但实际的情形却不是这样,泰国人绝大部分仍生活在农村。而尤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首都曼谷的惊人发展。曼谷几乎集中了泰国60%的城市人口;泰国绝大部分的投资也集中在曼谷大都市区,这里创造了全国3/4以上的工业总产值;曼谷人的收入也比较高,从事经济活动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机会也更多,它就很自然地成了吸引移民的中心,使曼谷的城市规模比泰国的其他城市大很多倍。(31)印度独立后的城市发展沿袭了殖民时期业已形成的趋势,经济活动进一步向主要城市集中,孟买、加尔各答、德里和马德拉斯这四个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成了印度的工业、商业、银行、投资、政治、行政管理、教育和社会服务的中心。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是印度重要的港口,从这些地方进出口的货物量占印度全部外贸量的2/3。它们也是印度银行业和保险业的中心,印度储备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在孟买设立了总部,而在加尔各答、德里和马德拉斯都设立了地区分支机构。在1980年代,仅这四大城市的税收就占了全国税收的70%以上(32)。 在拉美地区,一个国家的工业活动集中于主要城市已成为广泛存在的事实。1970年,巴西新兴的电子和汽车工业中75%、塑料和橡胶工业中70%的就业岗位产生于圣保罗州。圣保罗州的人口在1970年时占全国人口的1/5,但它的工业产量已超过全国工业产量的一半。该州的核心圣保罗大都市区几乎占有全国工业生产能力的40%。全国有2/3的工业就业量和3/4的工业附加值是由东南地区创造的。其中,圣保罗州的就业比率占了全国工业就业量的48%,创造56%的全国工业附加值。圣保罗大都市区在这两个方面所占的份额分别达到了32%和39%。到1980年时,巴西全国的工业生产附加值中,由圣保罗州创造的比率进一步提高,高达60%(33),墨西哥城是墨西哥全国财富积累的主要中心,拥有全国最重要的生产和消费功能,也是全国最主要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墨西哥,所有新建的进口替代工业企业,有56%建在墨西哥城(34)。1970年时,墨西哥全国加工业劳动者的43%、全国服务业的33%、商业的50%、批发业的82%、工业原材料贸易的90%、汽车拥有量的52%、电话保有量的54%、职业和高中教育机构的45%、师范学校的46%,都集中于墨西哥城(35)。1970年代末,这个占地面积2400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1.2%的面积)的城市,拥有全国总人口的20%以上的比率;在这里工作的人占全国工业劳动人口的43%,商业从业人员的42%;吸收了占全国43%的工业投资和51%的商业投资,创造了工业产值的43%(36)。大体上,在巴西和墨西哥这两个工业最发达的拉美国家中,工业生产和就业方面各有一半以上的比率是在圣保罗和墨西哥城大都市区。而在工业不太发达的拉美国家,工业在主要城市的集中度甚至更大。在阿根廷,有2/3的工业就业岗位产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在20世纪70年代的委内瑞拉,巴伦西亚-加拉加斯-瓜泰尔这个区域内,集中了全国75%的制造业从业人员(37)。智利的工业集中在圣地亚哥,1928年,圣地亚哥的工业从业人员占智利就业总量的43%。从1929年到1957年,智利的工业发展很快,但工业的集中度更大。到1957年,圣地亚哥集中了全国工业就业量的57.1%。从1957年到1967年,智利采取了工业非集中化措施,结果还是改变不了工业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局面。1967年,圣地亚哥的工业从业人员仍占全国工业就业量的57%(38)。智利的经济在圣地亚哥的集中程度如此之高,以致有“圣地亚哥就是智利”的说法。 尽管工业和其他经济活动集中于大城市,但是,大城市仍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很多的城市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