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开户立籍的问题一直为研究者所关心。近年来,随着社会史研究模式的兴起,研究者主张将这一问题放到社会变迁的脉络中理解。同时,研究者也注意到了身份文化创造,在“编户入籍”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编户入籍的过程,是帝国力量与地方社会文化契合的过程,既包含着国家力量的推行,也包含着地方社会传统的再造。这一研究思路的核心,实际是关心地方社会,尤其是中国的边缘社会,在明清之际是如何透过文化与传统的再造,逐步整合至王朝的权力体系之内。在这方面如刘志伟、萧凤霞等学者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广西,作为中国西南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入籍问题的研究深入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帝国时期中国大一统历史的理解。明清时期,广西逐步由游离在王朝权力体系之外的“猺獞渊薮”,逐步转变为帝国的一部分。地方社会上的大量“猺獞”在此过程中,透过不断创造文化传统,重新界定自己的身份,以确立自身的社会地位。但对明清之际广西区域社会史中的入籍与文化创造的关系,学界以往鲜有深入的讨论。近年来,这一问题逐步受到关注,李小文、唐晓涛对此都有过深入的讨论。李小文以桂西地区为中心,讨论了土司地区里甲制度与宗族创造之间的关系。[1] 唐晓涛则讨论了桂平地区在明代大藤峡瑶乱以后,地方社会礼仪再造与秩序重建之间的关系。[2] 但这些研究的范围多集中在广西的中、西部的左右江流域,对东部的府江流域则缺少深入研究,这无疑妨碍我们更深入和准确地把握广西区域社会的历史情况。因为广西区域内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种类繁多”,只有对不同的地区展开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明清时期的广西区域变迁。因此,本文希望借助对广西东部府江流域一个村落的研究,理解从晚明至清,随着国家政治力量的变动,与地方社会存在着复杂族群矛盾的前提下,府江流域的民众在“开户立籍”中,用何种方式呈现文化与创造文化。 关于广西区域社会变迁,如果说嘉靖之前明政府在广西关注的焦点是中部以大藤峡地区为核心的瑶乱,那么隆庆以后的焦点则转移到了东部府江流域的僮区。介于桂林与梧州之间的府江,是广西东部地区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嘉靖以前,府江流域为王化未及之地,“两岸及三峒皆府江獞”。① 嘉靖年间,持续了百年之久的大藤峡瑶乱被平定,控制府江航道以解决食盐销售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明政府开始征讨府江流域。隆庆、万历年间,朝廷利用土司属下的狼兵在府江流域展开了数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军事行动结束后,官方开始在地方社会登记入籍,将僮人逐步纳入王朝权力体系之内。在这一过程中,当地的僮人围绕着登记入籍与官府、“民”在军事、经济、文化上展开了复杂的对话与互动。本文所要讨论的对象--昭平县黄姚镇黄姚街,正是这样一个可以让我们理解该历史过程的个案。本文希望利用方志以及笔者在当地调查中所搜集到的族谱、碑刻、民间传说,讨论黄姚的民众在“开户立籍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各种文化资源,重构地方社会的秩序。 昭平县位于府江中游,上接平乐,下连苍梧,面积共3273平方公里,现辖8镇9乡,其中黄姚镇位于广西昭平县东北部,距县城70公里,是昭平县最僻远的一个镇。黄姚镇北面与钟山县同古镇、清塘镇接壤,东面与凤凰乡、贺州市公会镇毗邻,南与樟木林乡、富罗镇交界,西面与走马乡相依。黄姚地区为喀斯特地形,周边层峰叠嶂,中间较多平地,呈盆地状。由于地处偏僻,与外界联系十分不便。在明清时期,黄姚与外部沟通的道路主要有二:一为沿姚江下马江,经马江镇入府江;二是向西走陆路经接米岭、② 马鞍山到昭平县城。第二条路虽崎岖难行,但为通往县城的捷径。在万历以后,此路为黄姚乡民到县城交税纳粮的必经之路。 黄姚镇作为独立的行政单位,始于清代,时为黄姚乡,民国时期改为“关”字区,1949年以后再改为黄姚镇。今天黄姚镇所辖的范围即明清时期的招贤、文化、宁化三里。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黄姚镇政府所在地为黄姚街,黄姚街同时亦为三里的市场中心地。从相关文献看,在明代后期,黄姚镇的居民全为僮人,至清以后,则为“民僮杂处”,“民居其一,而僮居其二”,③ 而黄姚街的人群则已全为“民户”。今天生活在黄姚街的居民有莫、古、劳、吴、林、梁、黄、叶八大姓,每一姓均有其宗祠。 一、“以夷制夷”下的“民僮矛盾” 隆庆六年(1572),朝廷大征府江,“李锡以征蛮将军代俞大猷镇广西平乐”。④ 在军事行动的过程中,明政府主要依靠桂西地区土司属下的狼兵。军事行动结束后,广西按察使郭应聘提出府江善后策略,以实现对府江流域的控制: 一曰改设土司。夫欲弥盗,原先据要害。今荔浦之峰门、南源,修仁之丽壁市,永安之古眉各巡检司,皆久没于贼,宜悉革罢,易为土司……土司于兵领中择有才勇者充其职,俾世守焉。其不效者更置。⑤ 郭应聘认为,府江在嘉靖之后失控的关键原因在于不能有效地推行“以夷制夷”的策略,因此,对当地土司重新设置显得尤为关键。府江军事行动以后,明政府将前往府江平定僮乱的狼兵安插在当地,用其招抚僮人。为有效地推行土司制度,加强对了狼兵及僮人的控制。明政府在府江流域加设昭平县,隶属平乐府: 五曰预定县治。府江距苍梧五百里许,中间山谷窈杳,林箐蔽薮,片孤孤帆,行同异域。稽之故牒,唐宋昔设龙平、思勤、马江等数县,后胥为蛮占没,今昭平即龙平地也。江之西浒,广衍宽平,风气攸聚,宜即其地创一县治。以平乐之昭平、马江二里、富川之二五都、贺县之招贤乡上下半甲割而益之,总其赋得三千六百有奇,而仙廻诸田税尽以属之。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