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苏州、徽州的区域互动与江南社会的变迁(5)
两地民间信仰是互为传播的。一些徽州神灵由徽商传播到了苏州,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五通神。五通神是明清时代江南地区颇有影响的神灵,但它的最初出现却是在唐代的婺源一带,至宋宣和五年五神人受封为通贶侯、通佑侯、通泽侯、通惠侯、通济侯,俗称五通。(注:弘治《徽州府志》卷5《祀典》。)五通神产生之初只是山民的保护神而已,并没有多大的特点,而其声名则是随着它在外地的传播而逐渐显赫起来的。据美国学者韩森研究,早在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苏州便已出现了五显神的分庙,而它是“徽州商人外出贸易途中建立的”(注:韩森:《变迁之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徽商之所以会把它带出徽州,其初始是为了借助它的神力保佑商旅安全。《歙风俗礼教考》认为“大概徽宁人行商远贾者多,五猖之祀以资捍御,亦由军行,冀无往不利耳,故亦有称五福者”,(注:许承尧:《歙事闲谈》卷18《歙风俗礼教考》。)出身徽州的五通神到了明清时期,成了苏州最有影响的神祗。民间“家祀户祝,饮食必祭,求利之徒书契券向神乞贷纸钱,后家道日兴,岁竭精力,千倍偿之,”(注:乾隆《元和县志》卷7《坛祠》,见《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商贾市肆之人谓称贷于神可以致富,偿值还债,神报必丰”(注:《集说诠真》,见王秋桂、李丰茂主编《中国民间信仰资料汇编》(第一辑),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版。)。五通神所在之上方山“远近之人奔走如鹜,牲牢酒醴之飨,歌舞笙簧之声,昼夜喧闹,男女杂沓,经年无时间歇,岁费金钱,何止数十百万”。(注:汤斌《禁毁淫祠疏》,乾隆《长洲县志》卷31《艺文志》,见《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五通已经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商业神灵,而如此特色实在是由于苏州商品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其俗沿袭至今。 明清以来徽州本土五通神仍旧为徽民众所信奉,如休宁五显行祠,“嘉隆以来五方居民每年四月朔日诣祠,拈香阄请,俗传阄得一五之神为喜,则不得亦不敢以好恶争竞,唯凭阄定出山,择日游行,五方不拘伦序,听其后先,出游之日,旗帜仪仗与王者捋,好事者施以黄白珠翠,务以奇巧为胜”,其规模可与同时期的苏州相媲。但徽州民众在神的身上究竟想得到些什么呢?下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即神“四时有祷必应”,可见徽州的五通神主要还是一个农业神灵。(注:(清)徐卓辑:《休宁碎事》卷1(嘉庆十五年海棠书巢刻本)。)在当地的社屋中,往往立有五猖堂,《黟县三志》卷末《补遗》载有胡朝贺《西川社庙群神考》一文,认为五通神“并祀于社,亦以类相从耳”,由此亦可见其社神的性质。正由于此,当地文人也一直为其辩护,将他与江南其他地方特别是苏州的五通神相区分。当然,徽州的五通神也不仅只是一个农业神灵,它也具有商业神的性质,只是在缺乏商品经济氛围的农耕社会中,这样的性质永远只能处于次要的位置,或者也只是返乡徽商心目中的神格。因此,主要作为农业神灵的五通是缺乏旺盛生命力的,爰至民国年间,当苏州的路头神继续在爆竹声中享受牲醴的时候,民国《歙县志》中却已经找不到一丝五通神的痕迹了。(注:现在徽州民间还有一些关于五通神的传说,但却已经是面目全非,被认为“原来是五个强盗,后改邪归正,仗义行善”,而其功能也只是普通的“有求必应”而已。见绩溪县宅坦村志《龙井春秋》(2001年内部出版)第176页。)反之,明代出现于苏州的神灵,如李王庙、总管庙等,晚清时也由徽商传入徽州(注:参见嘉庆《绩溪县志》卷7《祀典志》,民国《歙县志》卷2《营建志·秩祀》。)。 此外,苏州与徽州的风尚习俗也有所不同。苏州习俗以奢华为尚,“产相十而用相百”,徽州则崇尚俭朴“其啬日日以甚”。康熙《徽州府志》卷2《风俗》载:“上贾之所入,当上家之产,中贾之所入,当中家之产,小贾之所入,当下家之产。善识低昂,时取予,以故贾之所入视旁郡倍厚。(原注:明末徽最富,遭兵火之余,渐逐萧条,今乃不及前之十一矣。)然多雍容雅都,善仪容,有口才,而贾之名擅海内。然其家居也,为俭啬而务畜积。贫者日再食,富者三食,食惟饘粥,客至不为黍,家不畜乘马,不畜鹅鹜。其啬日日以甚,不及姑苏之间诸郡,产相十而用相百,即池阳富人子,犹不能等埒,而反以富名,由为贾者在外售虚名云(原注:徽人居于维扬、苏松者未尝贫,但其生平不一至故乡,而居徽地者反受富名之累,不惟贫民,并官于此土者,亦且累于地方之虚名。留心民瘼者,尚其念之。)当其出也,治装一月,三十里之外即设形容,袨新装,饰冠剑,连车骑,若是者将以媒贷高赀,甚至契领官货。诸见者啛啛就目,徽多富贾不知既不能偿责,坐是蒙罪戾者比比皆是。汪京兆循曰:‘徽之贾售虚名而受实祸’。其信然哉”。但是苏州的奢糜之风却也影响着徽州社会风尚,妇女的服饰是风尚变化的风向标。《歙风俗礼教考》云:“冠服采章,普天率土,悉遵时制,罔敢或异。而女人服饰,则六邑各有所尚。大概歙近淮扬,休近苏松,婺黟祁近江右,绩近宁国。而歙休较侈,数十年前,虽富贵家妇人,衣裘者绝少,今则比比皆是,而珠翠之饰,亦颇奢矣,大抵由商于苏扬者启其渐也”(注:《歙事闲谭》第18册《歙风俗礼教考》。)。“商于苏扬者启其渐也”,揭示了苏州、徽州互动对徽州社会的影响。嘉、万年间,很多材料都反映了这种“商启其渐”的变化。如歙县丰南一村,据《丰南志》称:“吾宗(吴氏)莫盛于今日(万历)。”其表现是:“里妇竞富,服饰甚郁”,“纨绔子方与新妇盛簪珥、饰车骑以夸乡党”。风气变化的原因则是“转毂遍四方”的商业。 社会风尚变化导致徽州人价值观念变革。“徽俗,商者率数岁一归。其妻孥宗党全视所获多少,为贤不肖而爱憎焉”(注:蔡羽:《辽阳海神传》。)。获多者为贤为爱,获少者为不肖为憎。价值观的变革,冲击着封建时代传统的观念和秩序。万历《歙志·风土》描述这种影响对徽州社会的冲击过程:徽州习俗原先是“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至正德、嘉靖初“出贾既多,土田不重”,发展到万历时已是“金令司天,钱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注:万历《歙志·风土》。)。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