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与徽州的互动,是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的。汪直、许二、徐海是徽州人,是海外贸易的核心层次;苏州海外商品的生产地,属海外贸易的外围层次。苏州通过徽商与世界市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促成了民营丝织业手工工场的兴起。据应天巡抚曹时聘称:万历时苏州“染坊罢而织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数千人”(注:《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条。)。顾炎武也指出,明末苏州“城中机户数千人”(注:顾炎武:《中宪大夫山西按察副使寇公墓志铭》,《亭林文集》。)。丝织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还改变了江南市镇与农村的经营方式。如苏州吴江盛泽镇的“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以至“丝之丰歉,绫绸价之低昂”,决定着这一带居民“有岁无岁之分”。震泽镇及其“近镇各村居民乃尽逐凌绸之利”(注:乾隆《吴江县志》卷38。)。从而使农民转而从事专业化商品作物生产。商品生产由都市向市镇再向四周农村的扩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使呈板块状的传统经济结构出现了松动,出现了一个突破口。农民种桑盋蚕植棉,使宋以来“苏常熟,天下足”让位于正德、嘉靖以后的“湖广熟,天下足”。明末以后,湖广米长途运到江浙、闽粤的经济作物区。同时,江南手工业的发展及其对原料需求的增长,还刺激了其他地区农业经济作物生产的发展,例如山东、河南的农民就有许多从事棉花的生产,以供江南棉织业之需。明末,经济作物的专业经营区域与手工业产地的地域分工日益明显。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及随之而出现的长途贩运等一系列的变化,都是传统经济结构的松动所引起的连锁反应。这些变化都有利于新经济因素的生长和江南社会的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