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明清时期,伴随着医病关系的紧张,病家对医者的不信任日益强烈。病家在诊疗过程中利用场所之便多方试医、频繁换医,在医病双方的互动中往往握有主动权。对此,医家不得不谨慎因应。相较来看,多数医家往往顺应病家心意以求免责;但对于以治病救人为职志的医家来说,如何在意见分歧时,既顾及病家态度又实现自己的诊疗目的显然并非易事。这一时期的医病纠纷多发生在开业医或庸医身上,往往由诊疗后即出现变故引起。为平息病家的愤怒或保存医家的名誉,多数纠纷在民间以医者被侮辱或以经济赔偿的形式得以解决。少数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官府表现出的往往是息事宁人的态度。直到晚清,时人在论及庸医杀人时还常常慨叹“杀人者抵死,独任此辈逋”。(55)这种状况直到民国初期积极推行医事改革后才发生明显变化。(56)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因假借符咒行医而起的案件中,官府却呈现出一幅严厉的面孔。可见,在传统社会,官府所看重的是统治秩序的稳固与社会基础的安定,而病家个人的生命权利与身体健康则是被不同程度的忽视的。 明清社会医病纠纷的“沉寂”与许多因素密不可分。在一个命运天定的时代,人们对疾病往往存有某种神秘、畏疑的态度,这便为“医病不医命”观念的流行提供了温床。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载体,即使发生案例也不易为人所知,也就形成不了一种公共的话语空间与舆论压力。更何况,中国传统封闭的乡土空间与熟人社会,很大程度上使很多事件在小范围内即得以消解。因此,医病纠纷在当时也就很难引起社会的注目。不过,明清时期庸医的广泛存在,也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业医人员需进行管理与规训,已逐渐成为时人的共识。 总之,尽管医讼在明清社会并不多见,但医病关系却已十分紧张。作为传统因素,这种医病关系的诸多特征将一直延续至近代。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医讼的形成起着消解作用的种种传统因子亦将一一发生改变,最终为民国时期医讼案件的凸显带来深刻的影响。 [本文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社会生态-环境史”圆桌会议(2008年7月)提交论文,宣读后承蒙余新忠教授多方指教,特致谢忱。论文完成后,复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祝平一研究员惠寄《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明、清的医疗市场、医学知识与医病关系》一文的待刊稿(后刊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8期,2010年6月),颇受教益,在此一并谢过。] 注释: ①参见Christohper Cullen:"Patients and Heal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Evidence from the Jin Pingmei",(History of Science(31),1993:99-15)、Che-Chia Chang:"The Therapeutic Tug of War:The Imperial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in the Era of Empress Dowager Cixi(1874-1908),"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98)、祝平一:《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明、清的医疗市场、医学知识与医病关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8期,2010年6月)、蒋竹山:《晚明祁佳彪家族的日常生活史:以医病关系为中心的探讨》(载《都市文化研究》第2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81-212页)、雷祥麟:《负责任的医学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载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4-502页)。 ②进入民国时期,特别是1930年代,医讼案开始大量涌现,时人每以“医病纠纷,极于今日”称述之。对此,张大庆在其近作《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中辟有专章讨论。参见氏著《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第七章,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229页。 ③沈一贯:《序》,徐春甫著《古今医统》,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④相关研究参见梁其姿:《宋元明的地方医疗资源初探》(载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3卷,中华书局2001年版)、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310页)、拙稿:《明清时期医德问题的社会史考察-以16-18世纪为中心》(《史林》2008年第3期),等等。 ⑤钱泳:《履园丛话》卷21,《笔记小说大观》第25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版,第159页。 ⑥关于时人对医家进行嘲讽与鞭挞的进一步论述,可参见拙稿:《明清时期医德问题的社会史考察-以16-18世纪为中心》,《史林》2008年第3期。 ⑦萧京:《轩岐救正论》卷6,中医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41-544页。 ⑧裴一中:《裴子言医》,沈洪瑞、梁秀清主编《中国历代名医医话大观》,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207页。 ⑨譬如晚清医家徐延祚在《医粹精言》开篇便言病家“若不知择医,任医所措,以致轻者变重,重者立危”,因此他编辑是书,希望“病者得是书与医者周旋,一问答间,便知其贤否?而去取不误”。参见氏著:《医粹精言》卷1,《中国历代名医医话大观》,第804页。 ⑩陆以湉:《冷庐医话考注》,朱伟常考注,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66页。 (11)孙一奎:《孙文垣医案》卷2,载伊广谦、李占永主编《明清十八家名医医案》,第86页。 (12)魏之琇编《续名医类案》卷5,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138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