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清时期中央朝廷与地方关系中的江南著姓望族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 吴仁安 参加讨论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点:(1)家国同构;(2)世卿世禄与官僚制度;(3)君权至上。其中,则又以“家国同构”为中国封建政治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在清季曾与康有为一起倡导“戊戌变法”的梁启超曾云:“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1]在周代以后严格的宗法制度虽然已不复存在,但“家国同构”精神却始终贯彻于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所谓“家国同构”,即家族(由若干家庭组成)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无论“家”与“国”,其组织系统和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系家长制。在家庭、家族内,父系家长(家庭的家长、家族的族长)位尊权大,其属下成员都唯命是从;在国内,君王则有“九五之尊”而君权至高无上,可操纵治下子民百姓的生杀大权。这真可谓家乃小国,而国即大家。父系家长在家族内权力至大,“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易·家人》)而君王则是全国士民百姓的严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新书·礼三本》)。而国内各级地方政权的行政首脑,也就顺理成章地被视为属下百姓的父母官了。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关系亦即渗透于封建国家的社会整体。此层关系,正如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所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①它清楚地表达了国家关系的先导和基石乃是家庭(家族)关系,这亦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同构”精神的精义所在。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著姓望族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曾经对当地社会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任何区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都有一定的渊源和载体。一地著姓望族的生长演变,一定意义上即是该地区域文化承衍的主要载体,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生活中所呈现的生态与心态,及其所起作用和影响的综合,则是构成区域文化内涵和特点的重要渊源。明清时期的江南著姓望族,本质上是文化型的,即家族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都特别重视家族教育,“世以风雅相传”,读书、著述与藏书蔚然成风,诗礼传家,硕儒辈出,尤其是明清江东科甲之盛冠甲天下,许多家族都具有相当的文化积累,家族整体文化素质较高[2]。那么,在“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型社会范式下,明清时期中央朝廷与地方关系中的江南著姓望族又是表现如何呢?
    在“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型社会范式下,明清江南望族一般均有“忠君”之志而能尽忠报国,做到“家”、“国”双赢,从而亦使家祚绵长。
    诚如上述,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家是小国,国即大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家国同构”精神促使家族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忠君报国”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全体臣民的正宗传统思想。2001年夏季,笔者刚从学校教席退休赋闲,应友人邀请在浙西天目山区消暑旅游度假。该地森林茂密,烟峦滴翠,夏季平均气温25℃,处处清风送凉,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浙西古刹禅源寺附近一个山区乡镇的一户旧家大宅的门柱上,看到一付古楹联,上联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下联为“二件事:耕田读书”。明清时期的江南,望族士子大都具有“忠君”之志,而“忠臣孝子”之家则可谓比比皆有。上述那付古楹联所反映的正是中国农耕社会一般士民的心态,也是明清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明清时期浙江“忠孝之家”型的望族颇多,诸如杭州钱塘县于谦家族、绍兴余姚县王阳明家族、余姚县的孙燧家族、山阴县刘宗周家族、山阴县朱篪家族、山阴县何诏家族、山阴县沈绾家族、湖州乌程县朱国桢家族、宁波府鄞县杨范家族、鄞县张煌言家族、鄞县钱肃乐家族、绍兴余姚黄宗羲家族;等等。其中,尤以绍兴府余姚县的孙燧家族最为典型。孙燧(1460-1519年),字德成,弘治癸丑进士,正德十年(1515年)擢为右副都御史巡视江西。孙燧知悉宁王朱宸濠必反,乃不携家眷赴任,结果被宁王杀害。明世宗继位后,追叙孙燧之功,赠孙燧礼部尚书,赐谥“忠烈”并祠祀江西,赐祠名为“旌忠”。孙燧生有三子,皆以至孝闻名。同郡高官兼大儒王守仁(阳明)吊孙燧时曾赞曰:“公为忠臣,公之令子为孝子。”绍兴余姚孙氏“忠孝之家”的美名由是传遍天下。“忠烈公”孙燧正德己卯(1519年)以身殉国难,炳然树大节,其堪、墀、升等三子则贤孝相继,皆以文武鼎甲显世;诸孙、曾孙辈等后裔群又蝉联鹊起,“一门之中,文为儒宗,武为将表”,海内称“阀阅世家”②因此,绍兴余姚孙氏“忠孝之家”遂为后人津津乐道、赞美有加:“孙氏自(孙)燧及(孙)嘉绩六世,世以文章忠孝嗣其家绪,蔑有废坠。海内高仰之为当代宗臣。”[4]明末清初的浙江海宁人查继佐更是盛赞孙燧家族乃是“传世显荣”的华丽家族。③正是由于“忠孝”思想的深入人心,故在明清易代“鼎革”之际,浙东的张煌言、钱肃乐、刘宗周等望族士大夫或奋起参加抗清武装斗争,或者以“绝食”方式来为前明殉国。当时,望族士大夫王业泰(王守仁的玄孙,历史上最后一位“新建伯”爵位的贵族)为明朝殉国的悲壮结局颇为令人肃然起敬。崇祯十七年(1644),时任明军都督的“新建伯”王先通(王业泰之父)在李自成农民军攻克北京城时兵败被杀。王业泰即南下投效南明弘光政权,承袭了“新建伯”的爵位。清军进入南京城时俘虏了王业泰,多方劝诱王业泰降清、并许诺他可继袭“新建伯”爵位等优厚待遇。但王业泰坚持民族气节,慷慨陈词:“世受国恩,义不改节,得死报君父地下足矣。”④王业泰终遭清军杀害,浙江绍兴余姚王阳明文化世族也在悲凉中沉没了[5]209。
    明清时期,不独浙江多“忠臣孝子”之家,江南其他的诸如苏南(也称“江东”)、皖南等地“忠臣孝子”之家亦颇多。例如,明代苏南吴郡吴县洞庭东山镇陆巷村“莫厘王氏”的王鏊家族,也可称“忠臣孝子”之家。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曾积极鼓励臣民谏诤,强调:“治国之道,必先通言路。”⑤明太祖朱元璋说:“忠臣爱君,言为国。盖爱君者,有过必谏。谏而不切者,非忠也;为国者,遇事必言,言而不直者,亦非忠也。”又云:“臣不谏君,是不能尽臣职;君不受谏,是不能尽君道。臣有不幸,言不见听而反受其责,是虽得罪于昏君,然有功于社稷人民也。”⑥若以此种标准来衡量王鏊,王鏊可谓是明代中期一个大忠臣。王鏊(1450-1524年),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人称震泽先生。明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及第,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鏊担任皇帝近臣侍讲学士时,谠言尽忠导帝上进:“进讲必分别天理人欲,君子小人。每至治乱用舍之际,言之恳恳。上以方春,出游后苑,左右谏不听,公讲《文王无盘于游田》一章,反复千言……上自是不复出矣。”[6]可见,抱有“忠君”之志的王鏊,他就是用其忠谠来向青年君主(明武宗)进谏、引导君主上进的。正德时阉官刘瑾擅权,刘瑾的党羽日益嚣张,祸流绅,王鏊又置生死于度外,与韩文等大臣奏请诛杀刘瑾及其党羽“八虎”等。事虽不行,但王鏊的忠君言行和胆识则为同僚廷臣们所折服、钦佩,故在他辞官后乡居十四年间,廷臣们还是对他“交荐”不断。⑦尤其是,王鏊的“忠君报国”思想也极大地影响其子孙后裔等族众。万历年间,王鏊的曾孙王禹声(1548-1611年),字遵考,号闻溪。万历十七年(1589)己丑进七,历刑部主事、工部郎中、承天知府等职。其时正值权阉专横,王禹声乃“牒报上官,直列二阉激变状”,因其言行忤逆权阉而被罢官归里:“坐削籍归,归数年卒”。[7]王禹声这种恪遵祖训、不辱家声的崇高品格受到了后人的赞扬,其族人王仲鎏对他称赞云:“昔文恪公(王鏊)当武宗时为宰辅,而内困于逆(刘)瑾;公(王禹声)当神宗时为太守,而外尼于奉茂,何后先一辙也。”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