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中央朝廷与地方关系中的江南著姓望族(2)
明清江南望族中“忠臣孝子”之家,由于望族士子、士大夫们一般均有“忠君”之志,他们大都能够尽忠报国,于是往往能达到“家”、“国”双赢,不仅为国尽忠出力,而且也使家运鼎盛、家祚绵长。例如,明代浙江处州府青田县的开国元勋刘基家族,因是“忠臣孝子”之家,故亦家祚绵长,竟能成为与大明皇朝相始终的江南望族[5]193-201;明代浙东绍兴府余姚县的“忠烈公”孙燧望族,更是集忠、孝、文、武于一门,前后有子孙后裔十一人进士及第入仕为官作宦,二人位登后阁,六人卒后蒙朝廷赐谥,后人赞曰:“孙氏自(孙)燧及(孙)嘉绩六世,世以文章忠孝嗣其家绪,蔑有废坠,海内高仰之为当代宗臣。”(邵廷采:《思复堂文集》卷三之《姚江孙氏世传》)而苏南(江东)苏州府吴县洞庭东山镇的莫厘王氏,该望族士大夫自“山中宰相”王鏊坚持儒家忠谠之道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末。王鏊第十四世孙王颂蔚(公元1848年-1895年),少负盛名,与袁宝璜、叶昌炽并称“苏州三才子”。光绪六年进士及第后历任户部主事、军机章京。王颂蔚尝言:“京曹官惟科道尚可抒其忠谠,以补朝政之缺耳,若我所居职,终日疲精于抄写,役形于案牍,直吏胥事,一旦得居言路,踵朱蓉生、梁节庵后,我愿足矣。”[8]颂蔚之子王季烈(字晋余,号君九,系王鏊第十五世孙),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进士,官至学部专门司郎中,诰授通议大夫。娶郑氏,诰封淑人。生有七子、三女。总之,洞庭东山镇陆巷村的莫厘王氏望族,自明代文渊阁大学士王鏊(1450-1524年)后一直瓜瓞绵绵、子孙不绝,而又科第相继、簪缨联翩,故竟能成为贯联明清两代的江南著姓望族。 在“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型社会范式下,明清江南望族士大夫以“市隐”人文心态在亦出(世)亦入(世)、似出(世)似入(世)的夹缝中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众所周知,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高度发展的时期,君权至高无上,帝王操纵帝国全体臣民的生杀予夺之权,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身处庙堂的殿阁大臣,也是帝威不测,“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则随时可招致杀身之祸;遑论身在江湖的山野草民了。尤其是,明、清王朝对江南的封建统治又尤为严厉。由于元末朱元璋与张士诚斗争时,“张士诚据有吴中,江南名士多往依之。”[9]于是朱元璋在削平群雄建立了大明王朝后,便对江南实行苛政:迁富户、重赋税、杀士人等一系列的高压政策和残酷镇压随之而来。明洪武三年(1370)庚戌,迁江南苏、松、杭、嘉、湖五府无田之民四千余户至皖北临濠垦田,又移江南富民十四万户于凤阳。同时,又对江南课以重赋,以致“天下之赋莫重于东南,东南之赋莫重于吾苏”。[10]不仅如此,明太祖朱元璋又对江南士子进行摧残。明太祖迭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在其繁密的文网和文化高压政策下,明初苏州府长洲县大名士高放(公元1336年-1374年)等一批江南文士被戮杀,与高啟友善的“吴中四杰”或“北郭十子”中的杨基、张羽、徐贲和王行等江南吴地才人俊彦,竟无一善终。朱元璋抛弃了“刑不上大夫”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老传统,发明了“廷杖”制度,即在庙堂大殿上杖责大臣,以此来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他的侄儿大都督朱文正、工部尚书薛祥等都被廷杖致死,永嘉侯朱亮祖父子则被当众鞭死。终明一代,廷杖作为威慑公卿、维护皇权的残酷手段,经常被滥用,使得“天下莫不骇然”。据叶子奇撰《草木子》一书记载:当时京官们都人人自危,每天早晨离家去上朝时,都要与妻子、儿女相互诀别,挨至晚上平安回来,一家相庆,即庆贺又多活了一天!同样,清朝为了巩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在实行恢复科举、开设“博学鸿词科”和南巡召试等怀柔政策羁縻封建士子的同时,又交替使用了文网繁密的文化高压政策,屡兴“科场案”和文字狱来对付汉族绅地主,特别是对江南缙绅、封建士子进行摧残和打压。箍制异端,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统治。 那么,面对明清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高压政策和摧残、箍制,江南缙绅和望族士人又是如何处置呢?中国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和文人,一般而言,其在成功、得意时是儒家,都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入世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学会文武艺,售于帝王家”,他们“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在其遭受挫折(诸如科场不利、仕途坎坷)、失意时则又往往变成了释、道,崇尚师法自然的田园理想、追求一种远离尘俗的出世的浪漫主义。而明清时期的江南封建士子、特别是江南吴地文化世族的士大夫,其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士,他们则在“入世”、“出世”或者“兼济”、“独善”之间,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所谓“市隐”生活道路。其实,“市隐”心态并非江南吴地士人所始有,它更不是元明之际的产物。早在东晋时诗人王康琚的《反招隐》一诗中已有“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之句。后来,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其《中隐》一诗中则又将隐逸心态扩展为“大隐”、“中隐”、“小隐”等几个层次:“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其间,既有晋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式的隐逸,也有将梅树当妻室、把白鹤当儿子的宋朝林和靖式的隐逸。但成为一种普遍的人文心态,其涵盖面竟遍及一个地域,则肇自明初,迨至明代中叶的成化、弘治、正德、嘉靖(1465-1566年)四朝这一百年间得以充分发展,稳定成江南尤其是其中的苏松吴中地域性的文化精神,即特定时空间群体性趋从的一种意识形态。[11]这是颇具江南特色的隐逸心态,它既无须如同释、道宗教人那样终年隐居深山老林专心修炼,也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归隐山林与世隔绝,而是把隐逸的地点从山林转到了城市:“虽居市廛,如处岩壑”。⑨诚如明代朝廷名臣兼著名文学家的苏州府娄东人王世贞(1526-1590年)对虽然不曾有过科举功名的隐君子、却又能得享天下大名的松江府华亭大名士陈继儒(1558-1639年)所言那样:“市居之迹于暄也,山居之迹于寂也,惟园居于季孟之间也。”⑩于是,在那种隐于朝市的“市隐观”的时尚理论观照下,“大隐隐于市”,只要“内无所营,外无所冀”,[12]只要不像人们所熟悉的唐人借“隐居”为名成为平步青云的终南捷径那样,亦即如果能够保持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超脱,那么就处处可以隐,不仅城市可以隐,即使当官作宦也一样可以隐,可以隐于医,可以隐于诗、可以隐于画、可以隐于旅,那简直就是无往而不可隐了,亦即“市朝无拘管,何处不渔蓑?”而且认为隐于市朝者尤为难得,故目之为“大隐”。文征明在《顾春潜先生传》中对“市隐”则有更加透彻的解释: “或谓昔之隐者,必林栖野处,灭迹城市。而春潜即仕有官,且尝宣布于时,而随缘里井,未始异于人人,而以为潜,得微有戾乎?虽然,此其迹也。苟以其迹,则渊明固曾为建始参军,为彭泽令矣。而千载之下,不废为处士,其志有在也。渊明在晋名元亮,在宋名潜。朱子于《纲目》书曰:‘晋处士陶潜’,与其志也。余于春潜亦云。”[13]654-655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