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张居正撰《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载《张文忠全集》。 (37)清季天梅生著《金唬逸史》卷一:《绿绮楼》。 (38)潘祖荫《潘文勤公奏疏》,光绪刻本,第7-9页。 (39)潘祖荫《潘文勤公奏疏》,光绪刻本,第18-20页。 (40)1992年修《大卓潘氏支谱·诰封光禄大夫四品卿衔内阁侍读追赠三品卿衔潘公(曾绶)墓志铭》,第1421页。 (41)《潘文恭墓志铭》,载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二十。 (42)李慈铭《诰授光禄大夫太傅工部尚书潘文勤公墓志铭》,载《大阜潘氏支谱》卷九,民国十六年(1927年)修。 (43)《潘文勤公奏疏·请减江南赋额疏》,光绪刻本;潘祖年辑《潘祖荫年谱》,苏州吴县潘氏刻本。 (44)民国刻本《吴县志·列传四·冯桂芬传》。 (45)1992年修《大阜潘氏支谱·诰封光禄大夫四品卿衔内阁侍读追赠三品卿衔潘公(曾绶)墓志铭》,第1421页。 原文参考文献: [1]梁启超.新大陆游记[M]//饮冰室合集·专集:第五册.中华书局印行. [2]吴仁安.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73. [3]钱伯仁.古文观之新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735. [4]邵廷采撰.思复堂文集:卷三《姚江孙氏世传》[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5]吴仁安.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王季烈.莫厘王氏家谱:卷13《述德上》[M].1937年石印本,第18页. [7]同治《苏州府志》卷80《王禹声传》[M].江苏书局光绪刻本,第24页. [8]王季烈.螾庐未定稿·先考资政公事略[M]//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 [9]何良俊撰.《语林》卷13[M]//《四库全书》第104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33. [10]黄宗羲编.《明文海》卷95[M]//《四库全书》第145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2. [11]严迪昌.“市隐”心态与吴中明清文化世族[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1,(1). [12]张淑娴撰.明代文人园林画与明代市隐心态[J].中原文物,2006,(1). [13]文征明著,周道振辑.文征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4]费振钟.江南士风与江苏文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28. [15]文震亨著,陈植校注.长物志校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1. [16]李红霞.唐代园林与文人隐逸心态的转变[J].中州学刊,2004,(3). [17]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8]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的自然意趣[M]//伍蠡甫.山水与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301. [19]王季烈.螾庐未定稿·先考资政公事略[M]//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86-91.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7. [21]康熙二十二年工科给事中任辰旦《为酌减苏松之赋额以均国课事题本》[J].历史档案,1993,(1). [22]王鏊.震泽集·吴中赋税书与巡抚李司空[M]//四库全书》第1256册,第52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3]毛祥麟.墨余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8. [24]容闳.西学东渐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7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