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裼袭礼与“礼不下庶人”解(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杨向奎 参加讨论

江永以为《乡党邢疏》不备祭服,又有:
    按缁衣羔裘又为祭法,邢疏不备,备考于后。《王制》“三公一命卷”疏云,“诸侯大夫士自祭,士则元端,大夫则朝服。故《仪礼特牲》士祭元端少牢,大夫祭朝服。”《仪礼少牢馈食礼》云,“筮于庙门之外,主人朝服”疏云,“为祭而筮,还服祭服。是以上篇特牲,筮亦服祭服。”又“明日朝服,即位于庙门之外。”
    于上文江氏按语云:
    大夫以朝服为祭服,如冬月必是缁衣羔裘元端,即朝服之衣,易其裳韋。如夫子未为大夫以元端祭,亦必是缁衣羔裘兼朝祭义如备。
    以上朝服即祭服,冬月必是缁衣羔裘元端。这些和我们要考查的裼袭礼,似乎关系不大,但衣裘必有裼衣,以下我们看他谈裼裘制,题目是:
    兼考君臣诸裼裘制。
    《玉藻》,“表裘不入公门”。注:“并振絺綌不入公门解之云,振读为袗。袗,禅也,表裘外衣也。二者形且亵皆当表之乃出。(谓裘葛外必有裼衣,且有上服也。)
    又:袭裘不入公门。“注”,“衣裘必当裼也。(渭袒出左袖)
    “疏”:裼裘袭裘但据露裼衣,不露裼衣为异。(袒袖则露裼衣,不袒则不露。)
    又: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
    《注》:君衣狐白毛之裘则以素锦为衣覆之,使可裼也。袒而有衣曰裼。(此语最分明)必履之者裘亵也。(尝闻之吴方来编修云,今人服裘或以毛向外,古人正是如此,故有皮之不存,毛将安傅之说。又有虞人反裘而负薪之喻。)《诗》云,衣锦絅衣,裳锦絅裳,然则锦衣复有上衣明关。天子狐白之上衣,皮弁服与?凡裼衣象裘色也。
    又:士不衣狐白。
    《注》辟,君也。狐之白者少,以少为贵也。“疏”必知狐白上加皮弁服者,以狐白既白,皮弁服亦白,锦衣曰;三者相称,皆为白也。天子视朝用皮弁服,则天子皮弁之下有狐白锦衣也。诸侯于天子之朝亦然。故《秦诗》云:“君子至止,锦衣狐裘。”此“经”云君,则兼天子诸侯也。凡在朝君臣同服,然则三公在天子之朝,执璧与子男同,则皮弁之下,狐白锦衣与子男同也。其天子卿大夫及诸侯卿大夫,在天子之朝,亦狐白裘。以下云,“士不狐白”,则卿大夫得衣狐白也,其裼则不用锦衣。见下注。熊氏云,当用素衣为裼。其天子之士及诸侯之士在天子之朝,既不衣狐白,用麛裘素裼也。诸侯在国视朔则素衣麑裘;其受外国聘享亦素衣麑裘。《玉藻》,“麛裘青豻,袖绞衣以裼之。”皇氏谓素衣为正,记者乱言绞也。
    按:“《玉藻》云,“以帛裹布非礼也。”皮弁服之布而用锦衣裼狐白,得无以帛裹布之嫌与?尝闻之吴方来编修云,凡言锦衣,非通身用锦也,惟以锦为缘耳。妇人衣锦尚絅者亦然。衣锦尚絅,大夫以上妇嫁之服也。行道御风尘,当覆以絅衣。《士昏礼》谓之紫。《中庸》恶其文之著。断章取义耳。
    此说可补先儒所未及,然则锦衣仍是素衣也,但以素锦饰领及袂耳。又绞素二衣,熊皇异说,皇说为优。《聘礼》疏云,郑引《玉藻》《论语》二文者,欲见诸侯与其臣视朔与行聘皆服麛裘。但君则麛裘,还用麛袖;臣则不敢纯。如君麛裘则青豻袖,裼衣君臣亦有异时。若在国视朔,君臣同用素衣为裼。若聘礼则君臣同用麛裘;但主君则用素衣为裼,使臣则用绞衣为裼也。按此说未知是否。又按,聘时介裼而不袭,盛礼不在于己也。介既然为摈者,亦当,然臣从君,不得服朝服也。而《论语》云,“端章甫愿为小相”,似朝服又似元端服。岂公西华谦退言之与?
    以上江永先生所述,我们已经知道裼袭礼的基本内容如下:
    (1)冬季衣裘时,君衣狐白裘,则以同色之素锦衣覆之为裼衣。古人衣裘,毛向外,必有以覆盖之者。
    (2)君所以衣狐白者,以狐白少,物以少为贵。狐白裘上加锦衣为裼,更加上衣皮弁服,皮弁服亦色白。狐白,锦衣白,皮弁服白,“三者相称,皆为白也。”
    (3)在朝则君臣同服,在皮弁之下,狐白与锦衣相同。
    但在古注疏中还有异说,江氏亦不能断;但以上君服内外同色可成定论,在不同场合,可用不同色裘,裼衣色同。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考袒裼袭之异》一文内,江先生更有详细的论证。以下是他的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