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顾颉刚与《古史辨》(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史研究》 赵光贤 参加讨论

2.西方史学思想
    顾先生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正值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旗帜是科学与民主,也正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汹涌进来的时候。恰好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锐意改革,新旧兼收,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即文学院长),此年冬胡适自美国留学归来,聘为教授,讲中国哲学史,从《诗经》讲起,顾先生认为胡有新见解,约傅斯年等人去听课。此时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风行一时,顾、傅等人联络一般思想较新的同学,创办杂志,取名《新潮》,同时黄侃等守旧学者出版《国故》,以相抗衡。此时胡适也倾向疑古,时与顾颉刚通函讨论,并询姚际恒的书,介绍崔述的《考信录》,商量出《辩伪丛刊》。同时还有钱玄同也是疑古派,与颉刚志同道合,往复通信,俱见《古史辨》中。胡适作《水浒传考证》、《红楼梦考证》,对顾先生影响很大。他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中有下列话:
    九年秋间,亚东图书馆新式标点本《水浒》出版,上面有适之先生的长序。我真想不到一部小说中的著作和版本的问题会有这样的复杂,它所本的故事的来历和演变又有这许多的层次的。若不经他的考证,这种故事的变迁状况只在若有若无之间,我们便将因它的模糊而猜想其简单,哪能知道得如此清楚。自从有了这个暗示,我更回想起以前做戏迷时所受的教训;觉得用了这样的方法可以讲究的故事真不知有多少。……若能像适之先生考《水浒》故事一般,把这些层次寻究了出来,更加以有条不紊的贯穿,看它们是怎样地变化的,岂不是一件最有趣味的工作……只因我触了这一个机,所以骤然得到一种新的眼光,对于古史有了特殊的了解。
    由此可见,他受胡适的影响是很深的。除胡之外,还有一位钱玄同,钱与顾真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比顾的疑古更大胆,他甚至于废钱姓,改名疑古玄同,这也真是学术史上一件趣闻。关于钱的思想,看《古史辨》即可清楚,后来钱和顾走到同一条道路上去,决不是偶然的。
    3.清末今文学家的影响
    清代自嘉道以后,内受太平天国的打击,外受列强的侵略,国势日益衰落,于是有些学者利用公羊学作为改革的论据,出现了好些今文学家,其中最有影响是康有为。他为实行变法找理论根据,把孔子抬出来,作《孔子改制考》,以避免保守派骂他用夷变夏,大逆不道。他作《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都不是学术著作,而是政治论著。但由于他大胆疑古,遂为顾钱所接受,对他们的影响很大。顾先生最初是古文学家章太炎的信徒,后来见到康有为的书,由于康氏大胆疑古,就对康倾倒。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上这样说:
    ……《新学伪经考》买到了,翻览一过知道他的论辨的基础完全建立在历史的证据上,要是古文的来历确有可疑之点,那么康长素先生把这些疑点列举出来也是应有之事。因此使我对于今文家平心了不少。后来又从《不忍杂志》上读到《孔子改制考》,第一篇讲上古事茫昧无稽,说孔子时夏殷的文献已苦于不足,何况三皇五帝的史事,此说极惬心厌理。下面汇集诸子托古改制的事实很清楚地把战国时的学风叙述出来,更是一部绝好的学术史。虽则他所说的孔子作六经的话我永不能信服,但六经参杂了许多儒家的托古改制的思想是不容否认的。我对于长素先生这般的锐敏的观察力不禁表示十分的敬意。……
    此时顾虽对康表示敬意,但无意作今文学家,所以他说:
    我的推翻古史的动机固是受了《孔子改制考》的明白指出上古茫昧无稽的启发,到这时而更倾心于长素的卓识。但我对于今文家的态度总不能佩服。我觉得他们拿辨伪作手段,把改制作目的,是为运用政策而非研究学问。他们的政策是:第一步先推翻了上古;然后第二步说孔子托古作六经以改制,更进而为第三步把自己的改制引援孔子为先例。因为他们的目的只在运用政策作自己的方便,所以虽是极鄙陋的谶纬也要假借了做自己的武器而不肯丢去。因为他们把政策与学问混而为一,所以在学问上也就肯轻易地屈抑自己的理性于怪妄之说的下面。……
    这个看法本极正确,可是后来主要是受了钱玄同的影响,竟滑到今文家的宗派里去,甚至承认《新学伪经考》是一部学术著作,走到他的原义的反面,真是太可惜了!
    在这三方面的影响中,本来胡适和顾先生的关系是很密的,看《古史辨》第一册中两人的通信便知,可是后来,胡适忽然变疑古为信古了,这使顾大吃一惊,又因老子的时代问题,胡坚持老子在孔子之前,顾则同意梁启超的意见,认为《道德经》的成书当在战国时,如老子是此书的作者应当在孔子后,由此二人的友谊就断了。只剩下崔述与康有为两派对顾一直很有影响,但两派的作风决不相同,崔述虽受六经的束缚,但在辨伪考信工作是非常认真的,是真正的学者;康则以伪造孔子托古改制作为他变法的先例,以无中生有的手法,硬说汉代古文经都是刘歆假造的,来为今文学张目并打击古文学家,则是伪学者,顾先生对崔康二派一视同仁,遂走上错误的路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