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苏联因素(1969~1979)(7)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党的文献》 王仲春 参加讨论

中美建交谈判经历了5年之久的徘徊不前,终于步入了快节奏并不断取得积极进展的轨道。1978年7月,中美双方在北京重开建交谈判;9月19日,卡特在白宫会见中国新任驻美联络处主任柴泽民时再次表示美国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个条件,同时希望中国理解美国在售台防御性武器和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关切的立场;10月25日,邓小平在访日期间会见日本记者时把话题引到中美建交谈判,他说:中美关系向前发展,这是大势所趋。10月30日,美国就此作出了回应: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会见柴泽民,强调卡特总统希望加快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进程,并说今后两个月是中美建交谈判的最好时机。11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五次中美建交谈判中,美方提出了建交联合公报草案。同日,刚从日本访问归来的邓小平立即指示外交部“抓住时机,原则当然不放弃,可以按美方提出的问题谈”。他特别强调:“同美国正常化谈判要加快,这样对我们比较有利。”[20]11月27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专栏作家罗伯特·诺瓦克时说,不管是中国的政治家还是美国的政治家,都认为中美关系早点实现正常化好,越早越好。中美关系正常化对全球的和平、安全和稳定意义重大。[20]12月16日上午10时(美国华盛顿时间12月15日晚上9时),中美两国同时向世界宣读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1~2月间,邓小平访美。中美正式使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直到这时,美国才真正开始注意到:在共同对付苏联的扩张上,中美之间强烈地显现着战略上的共同点。特别是1979年底,十几万苏军突然入侵阿富汗,使苏联的军事存在向南推进了几百英里,如果苏联南下战略成功并取得印度洋的暖水港,就可向东窥视马六甲海峡,向西威胁霍尔木兹海峡,进而把苏联在亚太和欧洲的战略部署联为一体。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美国从加强与苏联对抗的战略意图出发,开始比较积极地寻求与中国进行军事合作。
    在随后的一年即1980年,中美军事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年初,邓小平对访华的第一位美国国防部长布朗说:“中美两国应该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来维护世界和平和对抗苏联霸权主义。”布朗说:“我意识到我们两国共同考虑的战略问题,并相信,假如我们进行密切的协商,对危险保持警惕并壮大我们的力量,就能遏制引起全球冲突的侵略。”这一年,中美互派了各类军事代表团。美国国防部批准向中国出售包括防空雷达、远程通信设备和军用直升机等辅助性军用设备,并根据1979年达成的协议,在中国新疆建立了两个监测站,由美方提供设备,中国人员进行操作,以监视苏联的核试验。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和苏联的全球扩张确实是中美实现和解和关系正常化的共同战略基础。但即使在那时,这也不是问题的全部。历史的实践已无可争辩地证明:中美两国领导人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所作出的超越意识形态的重大战略调整和随后中美两国的和解与建交,不仅对于维护当时中国的国家安全,而且对于后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推行,对于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具有超越时空的积极作用。中国和越来越多的美国政治家和战略分析家都认识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之间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关系,不但对于中美两国,而且对于我们这个星球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这就是中美关系在冷战结束,失去共同对苏的战略基础之后仍能求同存异,在摩擦中不断前进的基础和动因。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记[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3.351.
    [2]王泰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3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201、272.
    [3]李澄等。建国以来军史百桩大事[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203.
    [4]韩怀智。当代中国的军事工作: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54~55.
    [5]中国军事地理[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190.
    [6]李丹慧。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和结果[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3)。
    [7]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1969-04-28.
    [8](苏)阿·舍甫琴柯。与莫斯科决裂(中译本,王观生等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194.
    [9]王泰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2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275.
    [10]王泰平。新中国外交50年: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936.
    [11]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新中国外交风云:第三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78-79.
    [12](美)基辛格。白宫岁月[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223.
    [13]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301-302.
    [14]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592~593.
    [15](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中译本)[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672.
    [1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06.
    [17]徐向前。红旗,1978,(8):46.
    [18](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实力与原则(邱应觉等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238.
    [19]王泰平。新中国外交50年: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336.
    [20]钱江。邓小平与中美建交[N].环球时报。2001-02-16(1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