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比较史学的发展,一些学者在80年代开始提出历史认识比较研究的逻辑方法论基础问题。他们认为,系统运用比较方法研究各种历史现象时,需要有坚实的逻辑方法论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选择研究客体及历史现象的类型等问题。比较方法适用于历史客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方法的实施,需要有事先构筑的相应的概念,然后才能去研究它们内部的历史过程。显然,社会历史体系的比较研究,它们的意义及科学论据,直接取决于这些体系原先的类型以及分类的水平。为此,需通过历史认识类型学进行历史认识的比较研究,推动比较史学的发展。 近年苏联比较史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有马尔科夫的《社会科学中历史比较与综合研究》(1973年)、伊万诺夫的《历史比较方法》(1973年)、切列宁和帕舒托的《从历史比较法的观点来看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形成》(1978年)、梅尔科尼扬的《历史科学中的比较方法》(1981年)、切列普尼的《关于我国历史科学中俄国与西欧封建主义研究的历史比较方法问题》(1981年)、施米特的《西欧国家和俄国的专制制度:比较研究的尝试》(1985年)等。比较史学研究不仅为苏联史学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同时对传统的研究课题也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如16-17世纪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形成问题,一些史学家将其放在当时欧洲的政治地图中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从历史上继承了多种种族的(斯拉夫人和非斯拉夫人)、经济的(农业、牧业、渔猎业)、政治的(君主制的、诸侯-公国的、波雅尔共和制的)、思想的、宗教的(东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多神教)和文化的形式,并在这个基础上向前发展。这比单纯从古罗斯自身的经济发展和外部的军事环境进行论述要深刻多了。 自六十年代起,苏联史学理论有较大发展。史学理论的发展不断为史学研究开辟新的天地,为历史科学的繁荣提供了前提;同时,历史科学的繁荣又不断提出新的史学理论一方法论问题,要求从理论上进行概括和总结。在苏联历史科学中,史学理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这种意义上说,苏联史学研究中正在出现的理论化趋势,值得人们重视并进行认真研究。 注释: ①莫斯科1980年版。 ②《历史问题》1978年第2期。 ③参见明茨主编:《苏联史历史编篡学》,莫斯科1982年版,第194-198页。 ④《苏联科学院通报》,1963年第8期。 ⑤《普朗克诞生100周年纪念文集》,莫斯科1958年版,第46页。 ⑥1981年3月3日《真理报》。 ⑦《历史问题》1982年第7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