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周谷城:《何炳松论文集》序,前引书,第1页。 〔20〕 房鑫亮:《何炳松年谱》,载前引《何炳松论文集》。第550页。 〔21〕 何炳松:《西洋史学史》“译者序”,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2页。 〔22〕 同上引,第2页。 〔23〕 载前引《何炳松论文集》,第312页。 〔24〕 载前引《何炳松论文集》附录,第525页。 〔25〕 以上三文均载前引《何炳松论文集》。 〔26〕参见何炳松:《浙东学派溯源》“自序”, 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 〔27〕 何炳松:《增补章实斋年谱序》,载前引《何炳松论文集》,第144页。 〔28〕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文所说的“西方史学”,实际上说的是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而主要指的是西方近现代的资产阶级史学。窃以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之东传史,内容宏富且另具特点,应该单独成篇,不拟包括在本篇内。 〔29〕 李大钊:《鲍丹的历史思想》,载《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7页。 〔30〕 李大钊:《鲍丹的历史思想》,载《李大钊文集》(下),前引书,第296页。 〔31〕 李大钊:《鲍丹的历史思想》,载《李大钊文集》(下),前引书,第289页。 〔32〕 李大钊:《孟德斯鸠的历史思想》,载《李大钊文集》(下),前引书,第313页。 〔33〕 李大钊:《孟德斯鸠的历史思想》,载《李大钊文集》(下),前引书,第316页。 〔34〕 李大钊:《孟德斯鸠的历史思想》,载《李大钊文集》(下),前引书,第314页。 〔35〕 吴于廑:《吉本的历史批判与理性主义思潮》,载《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1期,第135页。 〔36〕 李大钊:《孔道西的历史思想》,载《李大钊文集》(下),前引书,第329页。 〔37〕 李大钊:《孔道西的历史思想》,载《李大钊文集》(下),前引书,第330页。 〔38〕 李大钊:《史学要论》,载《李大钊文集》(下),前引书,第746页。 〔39〕 李大钊:《孔道西的历史思想》,载《李大钊文集》(下),前引书,第330页。 〔40〕 李大钊:《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理恺尔的历史哲学》,载《李大钊文集》(下),前引书,第346页。 〔41〕 李大钊:《史学要论》,载《李大钊文集》(下),前引书,第862页。 〔42〕 李大钊:《鲍丹的历史思想》,载《李大钊文集》(下),前引书,第297页。 〔43〕 李大钊:《孟德斯鸠的历史思想》,载《李大钊文集》(下),前引书,第31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