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德·汤因比 斯本格勒的工作深深影响了他后来的历史哲学家们的思想。第一次阅读《西方的没落 》的时候,阿诺德·汤因比甚至认为,斯本格勒的著作使他没有必要再进行自己的历史 分析了。然而,他坚持着,最后完成了一部巨著《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 -这部书12卷,总共6511页。汤因比以比斯本格勒更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因而 ,他更清楚地阐述了大范围综合社会概念的含义--有时称为社会,有时也称作文明- -这使得历史学家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去开展有意义的分析研究。与斯本格勒不同,汤 因比清晰地解释,对于有兴趣于大规模历史进程研究的学者来说,民族国家不是适合的 领域。只有研究更大一些的单位--如印度教的印度、儒家的中国或者西方的基督教世 界--才能理解社会产生、成长以及消亡的进程。 这样,汤因比从世界各地不同的社会中挖掘学术和资料来源。他考察了不同社会起源 、成长、中断和瓦解的经历,以期得出规律性,他这样称呼--寻求一致的法则,如挑 战和回应,这些法则制约着社会的成长。与斯本格勒一样,汤因比把历史想像成一个循 环的过程,但他并没有采纳德国前辈的僵硬的文化决定论。尽管他发现社会在大部分情 况下遵循相似的历史轨迹,但他仍然公开宣称,个人的才能和意愿能够改变他们那个社 会的进程和命运。对所面对的至关紧要的挑战做出创造性的回应,有才能的领导者能够 引导他们的社会走出衰落,用一些新的价值观念激励民众,率领人们走向和睦、高效和 繁荣的社会。汤因比认为,大部分历史的社会要么崩溃,要么经历变革。但是他并没有 把诞生、成长和死亡的生物循环看作是理解人类社会的唯一恰当的模式。 在很多方面,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比斯本格勒的工作有明显的改进。汤因比对人类 的经历进行了更系统和更综合的分析。尽管他没有谈到美洲,也几乎没有提到非洲,但 他详细思考了欧洲和亚洲的经历。此外,他采用了合理的推测、通常意义上的解释等研 究手段,而不是像斯本格勒那样对社会的经历采用扭曲的、教条的、推测的断言。他经 常用有关历史进程的讨论去适应预定的意图,但是他避免使用含混不清的和无法证明的 断言,例如有关建筑风格方面的结论,或者是用数学的偏爱去适应一个既定的社会。 汤因比以比斯本格勒更令人满意的方式,分析了不同社会的人群和文化传统之间的交 流。在斯本格勒的设想中,不同社会之间没有生产性交流的余地;跨文化的交流只会导 致误解和虚假文化,而不是具有积极意义或推动社会的进程。汤因比也对跨文化交流持 比较悲观的态度。他把跨文化交流看成是瓦解社会的重要力量,因为这样会鼓励文化混 杂,还将削弱社会自身的传统。汤因比对技术、政治和文化因素跨越社会边境和文化区 域,人们远离故土的进程也做了严肃的思考。很明显,汤因比没有高看跨文化交流的效 果,他也确实不认为跨文化交流能产生令人满意的影响。例如他看不起爵士乐,认为这 是非洲、美洲和欧洲音乐传统的混合物。但是汤因比比斯本格勒更清楚地认识到跨文化 交流的重要性,汤因比采用比前辈更直接的方式,去努力思考跨文化交流的进程。 然而,汤因比所有的工作在专业历史学者那里遭到冷遇。这些专业学者称赞汤因比的 博学和想象力,但是他们却谴责其作品存在各种缺陷。他们指责汤因比在推理和证据的 使用上不合常规,主要是由于他试图让过去时代的丰富的多样性去适应预定的历史哲学 和历史意义。毕竟,汤因比主要根据古希腊历史的一套模式,试图去解释普遍人类社会 的发展历程。专家们毫不困难地指出,汤因比按照他自己的外国人的设想,误解或者是 歪曲了中国、美洲或者伊斯兰世界的历史。不幸的是,专业人士对汤因比工作的轻视, 阻止了其他历史学者进行类似的努力,甚至试图进一步证明汤因比思想的想法也因此受 挫。即使是汤因比有前途的特点--他渊博的知识、深邃的见解,尤其是他不带偏见地 思考过去的愿望--这些都没有对专业的历史学者产生大的影响。 实际上,50年代以来人们明显地着迷于哲学的历史。现在这种情况也没完全消失:艾 瑞克·沃格林新近独自完成了他的哲学历史著作,5卷本的《秩序与历史》(Order andHistory)。然而,总体上说来,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们好像全都默认这样一种观点:即在 世界历史中去发掘一些特殊意义,或者寻找特别的哲学教训的努力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这样,在过去几十年间,当他们把注意力转向具有全球历史意义的问题时,学者们选择 更多的是历史过程分析而不是世界史意义的推论。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的分析灵感来自社 会科学的不同学科,那些对现代或当代世界的全球性问题发表看法的社会科学家们。 二、社会科学家 二战后美国取得了超级大国的地位,不再坚持孤立主义而无视更大的世界。随着欧洲 各个帝国的瓦解,一批新独立的国家开始寻求能够领导国家摆脱贫困与悲惨、走向发展 与繁荣的社会政策。在促进发展的愿望中--也是为了避免新独立国家加入共产主义世 界--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学家们非常重视发展问题。这导致现代化分析在五六十 年代的美国学术圈内特别流行,在历史学科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注:On the significance of modernization analysis for historical scholarship,see CraigA.Lockard,“Global history,Modernization,and the World-Systems Approach:A Critique”,The History Teacher 14(1981):489-515;and Alvin Y.So,Social Changeand Development:Modernization,Dependency,and World-System Theories(NewburyPark,Calif.:Sage,1990)。) 现代化分析 现代化分析在进化论和功能主义社会学的形式下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但是到了50 年代后期,它开始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为了找到一种发展模式,现代化分析家们研究 了西方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史。他们希望找到实现物质繁荣的发展政策,他 们设想欠发达国家能够采纳相似的政策并跟随西方国家走向现代化。给现代化学派定义 的第一部著名作品是罗斯托(W.W.Rostow)的《经济增长的阶段性:非共产主义宣言》(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A Non-Communist Manifesto),最早60年代出版。根 据罗斯托的分析,从传统社会到现代工业化大众消费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经 济问题。他把这个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称为进入经济高速度持续增长时代的“起飞”(take off),罗斯托认为,实现起飞的主要要求是高水平的生产投资,相当于国家收入 的10%左右。一旦拥有这种投资,任何社会都可以实现经济起飞,发展与现代国家有密 切联系的繁荣的工业经济。 尽管使用了大量经济词汇,罗斯托的分析对历史研究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事实 上,罗斯托和其他学者通过对经济增长的解释,为现代世界历史提供了新的历史解释, 如罗斯托的著作《如何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How It All Began:Origins of theModern Economy)。但是,只有当学者们把这套理论推广到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事 物方面的时候,现代化理论才更深刻地影响了历史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