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当时人对“达”的理解,可参看牟发松《说达--以魏晋士风问题为中心》,《许昌学院学报》第22卷第1期,2003年。 (22)《南齐书》卷九《礼志上》云:“晋初太学生三千人,既多猥杂,惠帝时欲辩其泾渭,故元康三年始立国子学,官品第五以上得入国学。” (23)此点可从九品官人法中的任子制度上窥其端倪。关于任子制度,可参看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の研究》第二章《魏晋の九品官人之法》之《起家官と鄉品との関係》一节,(京都)同朋舍1956年版。韩昇、刘建英译,中华书局2008年版;中村圭尔《六朝貴族制研究》第一章《九品官人法における起家》第四节《起家と任子の制》,(东京)风间书房1987年版。 (24)有关西晋时期的太学与国子学,可以参见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の研究》第三章《南朝における流品の發達》;福原启郎《西晋における国子学の創立に関する研究ノ-ト》上下,《環日本研究》4,5号,1998年。后改题收录氏著《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12年版。 (25)参见中村圭尔《六朝貴族制研究》第二章《“士庶区别”小論》,(东京)风间书房1987年版,第111页。 (26)《世说新语·雅量》注引《羊曼别传》云:“曼字延祖,泰山南城人。父暨,阳平太守。曼颓纵宏任,饮酒诞节,与陈留阮放等号兖州八达。累迁丹阳尹,为苏峻所害。”“八伯”在此处为“八达”。 (27)(30)川胜义雄:《魏、西晋の貴族層と郷论》,见《六朝貴族制社會の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82年版,徐谷芃、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8)胡宝国:《九品中正制杂考》,《文史》,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6页;张旭华:《试论近代九品中正制主导地位的确立》,载《九品中正制略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9)据《晋书·阎缵传》,“国子祭酒邹湛以缵才堪佐著作,荐于秘书监华峤。峤曰:‘此职闲廩重,贵势多争之,不暇求其才。’遂不能用。”尽管阎缵最终没能就任佐著作郎,但此官在六朝时期是仅次于秘书郎的清官,必用乡品二品之人,由此也可以推测阎缵的乡品当为二品无疑。 (31)吉川忠夫先生曾对当时“通人”做过解释,见其《六朝士大夫の精神生活》,(京都)同朋舍1986年版,第8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