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盟友 日本突然袭击珍珠港,一下子改变了整个太平洋的战略格局。美国从第二线被推到第一线,从后勤角色一变而为海空主力。最高兴的莫过于国民党和蒋介石。日本在珍珠港突袭,既帮助罗斯福摆脱困境,又使得蒋介石绝处逢生。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舆论有了很大变化。1942年2月的一次民意调查,有62 %的被调查者主张先集中力量收拾日本,只有25%的人认为还是应该先集中力量打击希特勒。罗斯福则胸有成竹,他的先欧后亚、先大西洋后太平洋、先德后日的总战略方针没有动摇过。但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后,他也不能只限于过去那种对日本的行动作出有限反应的方针了。经马歇尔提议,由罗斯福认可,于1941年12月成立了盟国的中国战区,建议由蒋介石担任战区最高统帅,由一美国将领任中国战区参谋长。根据马歇尔推荐,罗斯福派约瑟夫·史迪威担任参谋长一职,并监督和控制美国对华军援事宜。关于史迪威的指挥权当时规定得比较含混,只是说在蒋介石的统率下,指挥在华美军和可能拨予的中国军队。史迪威受命来华,开始了美国与中国成为战时盟友的奇特关系的篇章。 史迪威来华前,1942年2月9日去白宫晋见罗斯福,谈了二十分钟。对于这次晋见,史迪威是感到不满的。他在日记中写道:“造访白宫。十二点至十二点二十分。富·德·罗(F·D·R·)十分愉快,但极为平淡。就好象我是一个前来拜访他的选民。海阔天空地泛谈他对战争的见解……象一阵风。……最后他算说到了正题上了--‘告诉他(指蒋),我们在做的事是维持住中国,我们还打算一直维持到中国收回全部失地’。他是令人感到亲切、愉快……而又感到空空洞洞。”⑩ 史迪威记下的这一段经过,流露出他的不满足,但史迪威是从一个受命出征的军人的角度来理解罗斯福的话的,因而觉得空泛,如果从政治上和全盘战略上来领会罗斯福的这番议论,也许能够抓住要领,“维持住中国”是罗斯福的一个基本战略方针和政治目标。直到他去世,罗斯福的对华政策没有越出这个范围,其表现就是既不能让中国垮下来,也不能让蒋介石政府退出战争。罗斯福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他希望美国主力转移到太平洋之前,中国能顶住日本的进攻,他对中国的作战潜力寄与期望,希望将来配合美军展开对日本本土的进攻。 在1942年和1943年,罗斯福为了“维持住中国”成为一个有效的盟国,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步骤。除了军援及财政援助之外,罗斯福还做了几件有深远影响的事。 第一,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1942年2月、4月,罗斯福公开声明:中国人民,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对于在装备上占极大优势的敌人坚决抗击所表现出的顽强,“乃是对其他联合国家军队和全体人民的鼓舞”;“中国人民在这次战争中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护和平和繁荣的作用”。1943年10月30日在莫斯科签订的四大国宣言,是罗斯福建议包括中国在大国之内的。在1943年11月举行的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上,中国的大国地位也得到罗斯福的支持。不管罗斯福有什么利己动机,中国享有大国地位,则是理所当然,当之无愧的。 第二,1943年2月11日,美国放弃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其他特权。 第三,1943年12月17日,美国国会根据罗斯福的请求,废除了1882年至1913年间制订的一系列排华法。尽管这一行动在当时只具有象征意义,但这是在改正对中国移民的排斥和歧视方面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押错了宝” 在战争时期“维持住中国”,这是一个总题目,在这个总题目下面,还大有文章。 “维持住中国”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在罗斯福心目中是有变化的。 要维持一个什么样的中国?这在罗斯福政府内部意见不一致,罗斯福本人的想法也是有变化的。 直到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之前,罗斯福都是把中国当作战胜日本的主要力量,希望中国担任“拖住日本人”的角色,中国战场起到消耗日本的国力的作用,而且把中国当作盟军对日本本土发起攻击的主要基地。因此,罗斯福千方百计“维持住中国”的目的是为了对付日本。这也是美中战时同盟关系的战略基础。史迪威来华是代表美国政府执行罗斯福的对华政策的,不能把史迪威的行动看作只是他个人的行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