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罗斯福对华政策经纬(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邓蜀生 参加讨论

要维持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是处在实现全国团结进行联合抗日的阶段,蒋介石作为当时中国政府的领导人,在国际上,享有他一生中最高的威望,蒋被罗斯福看作是能够领导中国抗日战争的“唯一领袖”。
    随着美国参战,来到中国的美国人越来越多,发现蒋介石及其政府满不是他们原来所想象的抗日领袖,而是一个“腐败、顽忽、混乱、言行不一、囤积居奇、做黑市买卖、与敌人作生意”的集团。以史迪威为首的一些在华执行任务的美国文武官员很快发现蒋介石并不认真打日本,而是对消灭共产党有兴趣。史迪威发回美国的报告,以及他对罗斯福及其顾问们所作的口头汇报,都一再作了有说服力的阐述。史迪威作为在中国战区执行任务的美国军人,他所能提出的最激烈的建议就是改组国民党军队,并由他来指挥国民党军队和其他部队来与日本作战。罗斯福从军事角度来考虑,认为史迪威的建议是有利于盟军对日作战的,因此,他支持得到马歇尔大力支持的史迪威的意见,并为此向蒋介石施加强大压力。可是当他发现他对史迪威的支持有可能破坏美国与蒋介石政府的政治关系时,他立即放弃对史迪威的支持(实际上就是改变他自己的主意,因为史迪威的主张通过马歇尔的渠道得到罗斯福本人的同意)。蒋介石经常暗示他有退出战争的可能,这是讹诈,可是罗斯福确实担心出现这种局面。在1943年11月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曾私下对他的儿子埃利奥特说:“蒋的军队根本不打仗,尽管在报上登载着战事公报。他宣称他的军队缺乏训练,没有装备……但是没有说明,为什么他不让史迪威训练中国军队,也没说清是为什么把成千上万他最精锐的部队驻扎在西北红军驻地的边界。”(11)这说明,罗斯福并不是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但是他认为“此时此刻,在中国谁能取代蒋的位置呢?就是没有其他领袖人物,尽管他有种种缺点,我们还得依靠蒋氏夫妇。”(12)
    罗斯福也曾有过“换马”的考虑。1943年12月6 日罗斯福在开罗与史迪威和约翰·戴维斯谈话时(霍普金斯在场),问史迪威:“你认为蒋能支持多久?”史迪威回答:“情况是严重的,去年5月的攻势再出现一次(按指日军发动的浙赣线攻势,占领了一些供美国飞机使用的空军基地),他就可能垮台。”罗斯福接着说:“那我们就要物色另外某个人或某一伙人继续干下去”。戴维斯问,假使蒋介石被推翻,美军司令部应该怎么办?罗斯福回答得很干脆:“谁接替他,我们就支持谁”。(13)史迪威等也曾策划以宋子文、陈诚来取代蒋介石、何应钦,但都未成事实,因为并不能保证取代蒋的人会比蒋高明一点。
    说来也令人难以置信,在美蒋矛盾中,一切仰赖美国的蒋介石,竟能用软顶硬抗的办法,迫使罗斯福自食其言,撤回曾经得到他坚决支持的史迪威来结束这场危机。原因何在?概括来说,蒋介石利用了当时的形势:在美国国内方面,罗斯福正在竞选第四任总统,他承受不起“失去中国”的政治责任;在国际上,罗斯福担心苏联插手中国局势。因此,蒋介石敢于顶住罗斯福的压力,特别在两点上坚决不松手,一是军权,二是美国军援物资分配权。
    在混乱而充满矛盾的罗斯福对华政策中,延安居于什么样的地位?罗斯福对中国共产党有无了解?了解到什么程度?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很不容易,困难在于罗斯福死在他的任期中,死在对日战争胜利之前,死在中国内战爆发之前,许多问题可以作出不同的分析和回答。罗斯福本人留下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言论很少,只能根据他的某些行动和有限的言论作出不充分的判断。
    罗斯福在第二个任期一开始,就安排了他个人对中国共产党的“考察”,这就是派出海军陆战队军官埃文斯·卡尔森(14)1937-1938年去中国革命根据地作“探求事实”的旅行。罗斯福收到了卡尔森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奇迹”的许多报告。卡尔森认为“援助共产党人将有助于打败日本”,据说,罗斯福读了卡尔森的这些报告后,“激起了想象力”。(15)但是,在中国抗战初期,很难说罗斯福对中国共产党有多少了解。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当时执行的不是反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而是要求国共团结对抗日本。1940年冬国民党政府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这一逆流,不能不引起罗斯福政府的注意。1941年3月6日,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乔治·艾奇逊为罗斯福准备的一份备忘录中指出:“维持中国团结的重要性,在当前世界局势的严重关头,是怎样估计也不会过份的。”第二天,在美国国务院举行了一次很特别的远东形势讨论会,参加的美方为国务院政治关系顾问斯坦利·霍恩贝克和远东司司长马克斯韦尔·汉密尔顿,中方为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胡适和当时任“驻美物资采购团”团长的宋子文。会上,霍恩贝克指出,“国共之间继续不和的后果远比起因更为严重”;汉密尔顿则对胡、宋等表示美国“对中◆团结和稳定问题甚感关切”。(16)这当然都反映罗斯福本人的观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