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与马列主义(9)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兰州学刊》 刘绪贻 参加讨论

不独理论上如此,新政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也对此作出确凿证明。新政实施以后,它的主要内容就一直在美国保存下来。杜鲁门的“公平施政”是新政的继续。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大富豪政府1952年上台后的头两年,曾企图加以抑制,1954年的中期选举就使共和党在国会势力大减,失去了多数。这就使一开始便不敢取消新政的艾森豪威尔放松对新政的抑制,有时反予以加强。整个说来,作为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内政策根本的“现代共和党主义”,乃是新政与放任主义政策的折衷。1960年以后,民主党的肯尼迪总统提出的“新边疆”的对内政策,实际上是继承新政传统,并扩大其规模。到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的社会”,更将新政推进到高峰,也就是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使美国经济不断增长。一直到今天,新政的主要政策仍然是美国社会制度的根基。(56)
    新政以来,这种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政策的核心,是用大量的国家赤字开支来扩大就业,实行救济,克服生产过剩危机。但是,实行这种政策的后果是通货膨胀,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消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且由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二战以后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种基本矛盾还有所加强。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危机的次数更加频繁(57);其严重程度虽因国家赤字开支日益增加而不及1929-1933年那一次,但也是螺旋式上升的。到1973至1975年的第六次危机,“就许多重要指标来说,……不仅已经超过了战后历次危机期间的纪录,而且有些指标也是三十年代大危机以来的最高纪录;……持续时间比战后历次危机时期都长,到1975年4月,已达十七个月……工业生产下降了百分之十三点八, 是战后历次危机期间下降虽猛烈的一次。国民生产总值(按固定价格计)从1974年第一季度到1975年第一季度下降百分之七点八,也超过前五次危机期间的下降率。住房建筑……固定资本投资……下降……都创战后纪录。……据官方统计,1975年全年失业率达百分之八点五,成为1941年以来失业率最高的一年。……此外,股票价格猛跌,企业大批破产倒闭,负债达到一百万美元以上的破产企业数也创下了美国历史上的新纪录。”(58)
    不仅如此。由于国家大量赤字开支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危机还逐渐具有新特点: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两症并发。这种“滞胀”危机在五十年代已初现端倪,到1969-1970年间基本形成,1973-1975年间则举世公认。这种新型经济危机比旧危机具有更大破坏性,而且更难对付。因为不扩大赤字开支就不能解救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的危机,而扩大赤字开支又增加通货膨胀危机,真是防不胜防。1973年以来,这种危机愈加深刻,美国历届政府对它日益感到力不从心,难于招架。(59)
    由此可见,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用新政这种美国式的大力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办法,是可以克服当时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但是,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办法。它用大量国家赤字开支暂时克服了生产过剩危机,稍为减缓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但是,就象害虫逐渐养成一种抗药能力一样,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逐渐适应了这种凯恩斯主义的政策,逐渐加强它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危机逐渐深刻,而且日益具有更难对付的新特点。新政式的办法或者说凯恩斯有些失灵了(不是完全失灵)。最近三年多来,美国两次“滞胀”危机之间,只隔一年零一个月,最近这次危机的有些指标,已接近或超过三十年危机期间水平。1982年9月间已有一万七千多家企业倒闭,一千多万人失业,创三十年代那次经济大危机以后的最高纪录(60)。1982年度的财政赤字,则达一千一百多亿美元,是历史上最高峰。1982年11月7日, 日本《朝日新闻》发表该报驻美国总分社社长原康的一篇文章:《防止经济大恐慌再次袭来》,其中说道:“现在的局面就象是1929年秋天发生的经济大恐慌的前夜那样。”这不能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1982年12月以来,美国经济开始回升。这种回升能维持多久不能预料,但根据里根政府目前政策,这不过是另一次“滞胀”危机之前的回升而已。
    由以上分析,足见新政式的克服经济危机的方法,虽可在一定时期内延长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命,造成经济繁荣,但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在起作用,它是决不能永远维持住资本主义制度的,它更没有,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发展为社会主义。马列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规律并没有过时。
    “滞胀”危机的出现及其发展,是七十年代美国出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新规律,是经典著作中不可能涉及的。这种规律可以表述如下: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就是资产阶级学者所谓的“福利国家”,是可以暂时克服垄断资本主义的最严重经济危机并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的生命到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的。但是,这种大规模赤字财政的政策必然引起通货膨胀,而且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生产停滞的危机也不能避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必然引起更加难于克服的新型经济危机--“滞胀”;解决“滞胀”危机的办法只能是社会主义。
    研究和认识这种新规律,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使我们对表面强大的美帝国主义的社会制度不致于产生任何幻想,加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美国现代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它是符合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的;但是,如果要想根据马列主义来阐释清楚美国现代史发展过程,就决不能仅仅靠经典著作中现成词句,一定要发展马列主义。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可以把美国现代史作为一个典型,研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规律,以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我们的理论工作、世界现代史的研究开创新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