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生产发展水平出现在驱逐外来统治者的斗争趋于结束的时候,乍看似乎难于理解,如果深入一步,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库提人的入侵和统治确实对南部两河流域带来了破坏,如乌图赫伽尔铭文所讲:“使苏美尔充满仇恨,使家人妻离子散”(41),生产受到破坏,人民负担加重。但是在这91年中,社会和生产的发展并未中止,其中尤以拉伽什最为明显。从拉伽什恩西古地亚的颂歌和铭文中可以看出,古地亚十分注意农业生产,按照他的命令,拉伽什扩大了灌溉网,增加了播种面积,开辟花园,种植树木,培育新的品种并发展了牲畜圈养。与此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很繁荣,文件提到诸如冶金匠、木匠、石匠、雕刻师、珠宝匠等各种手工行业;他们所制各种日用品、饰物和武器有很多输往邻近城市,从其它地方输入必须的原料;拉伽什与许多国家和地区保持着商业联系(42)。经济发展使拉伽什的公民人数达到216,000。乌尔纳姆推翻库提入统治以后,承袭了拉伽什的生产力发展成就, 因此在乌尔第三王朝早期生产和经济发展达到相当水平(在农业生产上大致接近古巴比伦时期),也就不奇怪了。 总之,根据《乌尔纳姆法典》并参照其它材料,我们认为,在乌尔第三王朝立国之初,尽管生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但尚未形成该王朝全盛时期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所具备的那些典型特征。南部两河流域从阿卡德王国起便已开始向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和国家经济过渡,由于库提人入侵,这一过程暂时被中断。在库提人统治之下,南部两河流域出现了苏美尔城邦复苏的现象,特别是在拉伽什,大体上执行着和早期苏美尔城邦相类似的政策。乌尔纳姆在统一南部两河流域过程中,继承了阿卡德王国和古地亚拉伽什的政策。到他的继承者淑尔吉统治中期以后,外来威胁完全解除,苏美尔和阿卡德这两个因素逐渐融为一体,南部两河流域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过程遂进一步得到完成。 《乌尔纳姆法典》作为迄今所知的世界历史上的第一部法典,尽管看来显得简单,但无论就结构或内容而言,它都是后世的法典、特别是公元前二千纪初的《俾拉拉马法典》、《李必特、伊丝达法典》和《汉谟拉比法典》的范本,在世界历史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乌尔纳姆法典》将会不断完整,可以预期,作为了解乌尔第三王朝早期南部两河流域社会的珍贵史料,它必将和当年的《汉谟拉比法典》一样,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和注意。 此外,我们觉得还有必要指出,《乌尔纳姆法典》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法典这一结论只有相对意义。首先,我们在这样说的时候,是把乌鲁卡基那改革铭文中所包含的立法内容排除在外的。尽管改革铭文记录了乌鲁卡基那的改革立法,同时《法典》(特别是它的序言)从内容到文字在许多地方和改革铭文有着继承关系。但是改革铭文毕竟不象是后来的法典那样的判例汇编,一般不被列入法典。其次,已经有学者指出,《乌尔纳姆法典》的“形式上的特征--法典以序言开始的风格和连续使用tukumbi(倘若)一词,表明立法技巧已经达到相当发展的程度”(43),“已经有迹象表明在乌尔纳姆降生之前许久就有过立法者,或早或迟,一位幸运的发掘者将会找到早于乌尔纳姆一个世纪或更早时期的法典抄本”(44)。 注释: ①该法典和《伊新国王李必特·伊丝达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的全文汉译均见林志纯主编的《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②参见《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4-175页;刘家和主编:《世界上古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修订本,第111页;崔连仲主编:《世界史·古代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4页。另见《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应该指出,《世界上古史纲》(上册),第175页,除五条外,还提到新发现的两条。 ③克拉美尔:《苏美尔人》(S.N.Kramer:《The Sumerian》)芝加哥·伦敦1972年版,第83页。 ④克拉美尔:《乌尔纳姆法典》,见《东方学杂志》(《Orientalia》)XXIII,1954年,第40-5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