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⑦(14)(17)(24)(25)(36)(39)怀特:《不列颠与布尔什维克革命》,伦敦1980年版,第23、26、55、56、59、60、65、64页。 ⑤⑥⑧厄尔曼:《英—苏协定》、普林斯顿1967年版、第436、437、3页。 ⑨特鲁汉诺夫斯基:《英国现代史》,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83—84页。 ⑩皮古:《1918—1925年英国经济史概况》,伦敦,1945年版,第219页。 (11)(12)(13)(16)《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42卷,第325、1—2、38—39、228—229页。 (15)(23)26)(41)怀特:《缓和的根源》,剑桥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36、38、92页。 (21)(22)(43)鲁宾斯坦:《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时代出版社1954年版。第160、161、252页。 (27)法国是国际财团共同开发俄国计划的始作俑者之一。早在1920年11月,法国总理白里安就向英国建议组成一个国际组织以控制俄国经济从而确保俄国偿还债务。参见怀特:《缓和的根源》,第39页。 (28)科茨:《英—苏关系史》,伦敦,1945年版,第65页。 (29)《英国外交政策文件》,第1辑,第15卷,第770—771页。 (38)比弗布鲁克:《劳合·乔治的没落与倒台》,伦敦1963年版,第293页。 (42)道格拉斯:《苏维埃外交政策文件》,伦敦1951年版,第1卷,第74页。 (48)芬克:《热那亚会议:1921—1922年欧洲外交》,伦敦1984年版,第87页。 (49)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部编:《热那亚会议资料速记记录全文》莫斯科,1922,第12—105页。转自《外交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第1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