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希特勒进攻英法的决策与张伯伦的对策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术研究》 蒋相泽 参加讨论

1933年在德国上台执政的民族社会党(纳粹党)党魁阿道夫·希特勒,在经过四年多的准备以后,即策划发动侵略战争。目的是征服欧洲,进而征服世界。方法是打一系列闪电战,即迅速打垮一个对象,搜刮其资源以增强实力,然后攻打下一个对象。顺序是先打西面的英法,再打东面的苏联。
    1937年6月24日的绝密军令已说到要准备和英法打仗, 要先消除捷克斯洛伐克对后方的威胁。①
    11月5日,希特勒在只有军事首脑及外交部长参加的会上说, 德国必须用武力在欧洲夺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德国的战略必须考虑到两个可恨的敌国,即英国和法国,它们不会容许在欧洲的中心有一个强大的德意志巨人。进攻英法,必先征服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以解除来自侧翼的威胁。②所谓“生存空间”,希特勒在此时以前已说过,要在“俄国及其周边的属国”夺取,要“在东方征服土地并使其无情地德意志化”。③因此,西攻英法,又是为将来的东攻苏联解除后顾之忧。在英国被逐出大陆之前,不可能有反苏的“十字军”。④
    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接着就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在准备侵捷时,希特勒已下令全盘修改现行的造舰计划,要大规模扩充海军,因为他“必须把英国永远打入敌人之列”。⑤在英法德意四国逼迫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割给德国的慕尼黑会议期间(9月29至30日),希特勒又对意大利独裁者本尼托。墨索里尼说:必须在适当的时候与英法一战,⑥德意与英法之战不可避免。⑦拿捷领土与希特勒做交易的英国首相尼维尔,张伯伦自吹,他换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⑧但事态却是朝着与此恰恰相反的方向发展。
    慕尼黑会议后才九天,希特勒就公开抨击英国,说它不该干预德国的行动,今后德国人不会再容忍这种家长式的干预。⑨11月10日,希特勒召集四百多新闻界的人训话,说他几年来不得不只谈和平,这是鼓动德国公众来追随他的唯一办法;现在却必须说服他们,有些东西是必须用武力来争取的。⑩他的宣传机器便转而大肆鼓吹德国需要“空间”,要把英国视为阻碍德国取得财富、权力和统治权的敌人。1939年2月10日,希特勒又告诫他的高级将领们,必须绝对服从,以身许国,因为他将带领这个国家与英法作战。(11)进入1939年后,德国走向战争步伐加快了。
    但在进攻英法之前,还得做三项准备工作:(一)吞并残存的捷克斯洛伐克,(二)使波兰服属于德国,(三)与意大利及日本结成军事同盟。
    1938年10月21日,即德国夺得捷领土苏台德区一个多月后,希特勒就下令要摧毁捷剩余部分,倘若它的政策变为敌视德国。(12)1939年3月15日, 德国终于出兵占领了这个国家。捷政府并没有实行“敌视德国”的政策,相反,慕尼黑会议以后,捷在军事和经济上都已处于德国的支配之下。其所以要完全吞并,显然是为了攫取军事物资和战略基地,以便侵略下一个目标。3月底英国外交部写的一份备忘录揭示了德国的这种意图,料定下一个目标就该是波兰或罗马尼亚,并说,“一旦得逞,进攻西方的道路就铺平了。”(13)
    果然,下一个就轮到了波兰。最初希特勒还不是定要用武力征服波兰,而是想把它变成一个附庸国。早在1938年10月24日,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已向波兰驻德大使约瑟夫,利普斯基提出归还但泽;(14)允许德国修筑享有治外法权的一条公路和一条铁路穿过“波兰走廊”,(15)至东普鲁士;波兰须参加《反共产国际协定》。(16)头两条是旨在控制波兰的经济命脉,第三条则是要波兰在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都听命于德国,割断波兰与法国自1922年结成的同盟关系,使波兰在德国与英法决斗时不致于为患德国的后方。波兰拒绝了这些要求。但直到1939年春初,希特勒仍未放弃通过外交压力把波兰纳入其势力范围的希望。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以后,3月21日,里宾特洛甫再向利普斯基提出上述要求,语气转硬,而且还暗示,如果波兰不屈服,德国将会与苏联合作,灭掉波兰国家,并敦促波兰外长约瑟夫。 贝克前来同希特勒深谈两国的关系。(17)叫贝克来柏林,很可能就是要象以前对待奥、捷领导人那样,胁迫贝克在亡国条约上签字。这次的要求,波兰也拒绝了。
    此时希特勒已担心波兰不会服帖,准备把它摧毁,把德国的疆界推移到波兰中部,于是下令制订入侵波兰的计划(代号为“白色计划”);但又说,计划要到最近的将来政治条件有利时才执行。(18)他还要看看其他国家对3月15 日侵捷事件的反应,尤其是要看看英国的动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