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僵局中,7月23日,苏方撇开间接侵略问题,要求进行关于军事协定的谈判。本来,没有军事协定,政治方面的条约即使订成,那也无异于一纸表示意图的宣言。但这正是张伯伦所希望的。他既然只想凑成外交上的暂时联合,当然也就不需要什么军事协定。况且英法的军事计划一直是旨在打一种防御性的战争,在防线后面逐渐增强实力,同时用封锁和轰炸消耗敌方的实力,最后打败敌人。至于如何与苏联配合作战,它们从来没有考虑过。但在公众舆论和议会的催逼下,又不得不应付,于是便采取拖的办法。8月11日,即苏联提议进行军事谈判后十八天,英法的由二、三流角色率领的军事代表团才慢腾腾地到达莫斯科。英国内阁还训令其代表团要缓慢地进行谈判。谈判开始时,苏方代表问,按英法的设想,苏方应如何参加作战?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把英法代表们难住了。谈判第三天,8月14日,苏方代表具体地问:如果波兰被攻,它会允许苏军进入其领土去直接抗击敌人吗?这个问题是4月间英苏谈判一开始就存在的,但英法一直不肯正视这个问题,现在英法方面只能回答说,这需要同波兰政府交涉。交涉没有结果。而且为时已晚,局势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了。苏联和德国之间已在准备缔结互不侵犯条约。 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张伯伦的政策促成的。他在与苏联进行结盟谈判的同时,又在继续推行绥靖政策,又在与德国人秘密谈判。保守党议员利奥·阿末里在日记中写道:“尼维尔的烦难是,他正在被迫执行一种他不喜欢的政策而又不肯放弃仍可能使他得以恢复其以往政策的最后桥梁”。(57)桥梁之一是他所谓的德国“温和派”。他在5月19日的一次会上说:“温和派在德国社会中乃是重要而又有前途的成分,应该竭力鼓励他们”。(58)他把纳粹大头目空军部长兼“四年计划”总裁赫尔曼·戈林也看作“温和派”。6、7月间,他的属下同戈林的副手赫尔穆特·沃尔塔特几次密谈。他的顾问霍勒斯·威尔逊向沃尔塔特建议,两国应举行正式谈判。威尔逊还为谈判拟了一串经张伯伦批准的议题:英德订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不干涉英联邦的事务,英国也不干涉“大德意志国”的事务;归还德国以前的殖民地;裁减军备;英国为但泽和走廊问题的和平解决进行调解,等等。威尔逊向沃尔塔特暗示:英国不仅愿意从事广泛的经济合作,而且愿意给德国工业提供财政援助。(59)不料这些会谈被泄漏了。英国报纸揭发说,政府正想用巨额贷款贿赂纳粹德国。张伯伦否认有贷款的打算。但他仍继续派人去找德国驻英大使、参赞等密谈,甚至派人去拜见里宾特洛甫和希特勒。所谈无非是表示愿意满足希特勒的领土要求,愿意奉献一些经济上的实惠,以换取妥协。所有这些活动都一无所获。8月20日,希特勒派人带信给霍勒斯·威尔逊说,会谈不能继续了,波兰问题他宁愿去找波兰解决而不愿与英国讨论。(60) 这并不奇怪。希特勒曾就贷款的事作过明确的回答:德国并不是想要钱。(61)他也不止是要但泽和走廊。他要的是征服英法,而以征服波兰为前奏。他之所以还肯同英国谈一谈,是因为会谈本身就可以离间英波关系,破坏英苏谈判。当他觉得目的已经达到时,就不需要再谈了。 英德之间的秘密会谈,只产生两个结果。(一)证实了希特勒的判断,英国政府无心履行对波兰的保证。德国大使在会谈后向希特勒报告说,英国谋求与德国谅解,是想使对波保证失效,是想摆脱它因波兰问题而陷入的困境。(二)证实了苏联的判断,英国无心与苏联结盟。威尔逊等与沃尔塔特的会谈传出时,英国外交部里就有人把这事讥为“超级绥靖”,断定将会引起苏联的疑虑,斥之为“愚不可及”。(62)苏联确是把此事看作英国政策诡诈的铁证。(63)苏联在4 月间已向英法提出缔结切实有效的同盟,英国却把谈判拖了几个月,已使英苏之间的不信任日益加深,英德会谈更使苏联肯定,英国只是想用一纸空洞的同盟条约把苏联诱入战争而它自己则守中立,隔岸观火。苏联为了自身的安全,也在考虑与德国和解。 在英国与苏联慢慢谈,与德国谋“超级绥靖”的形势下,8月初, 希特勒终于决定,在月底以前对波兰开战。他确信波兰已被孤立,可以先击破。7月底至8月初,他再三向将领们保证,英法不会干涉,张伯伦、达拉第等坐着品咖啡的人将会和上年一样按兵不动,“实施‘白色计划’决不会,决不会,决不会引起世界大战。”(64)8月12和13日,希特勒又告诉意大利外长齐亚诺:此时是攻打波兰的最佳时刻,英法终必退缩,苏联不会为英法火中取栗,波兰军力很弱,德国可以在最短期内将它打翻在地;此刻迅速摧毁波兰,亦有利同英法进行不可避免的战争;德国将在8月底入侵波兰,10月初结束战斗,必须赶在秋雨之前。他还向齐亚诺透露,苏联已同意德国派人去莫斯科进行政治谈判。(65) 正因为进兵的日子已经确定,希特勒才必须与苏联谈判,而且必须立即达成谅解。前面说过,希特勒为进攻西方,要做三件准备工作。吞并残存的捷克斯洛伐克,已经做了;征服波兰,即将动手;与日本订军事同盟,却没有订成。由于德国坚持同盟必须既针对苏联又针对英法而日本只愿针对苏联,两国从1938年夏谈到1939春,一直没有谈妥。现在为了彻底孤立波兰,为了准备与西方作战,希特勒决定用德苏谅解来代替德日同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