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希特勒以英国为主要敌人的言行,英国情报部门都曾报告过政府,可是政府领导人均不予理睬。相反,张伯伦拿着他在慕尼黑与希特勒订的一纸协议(涉及两国的问题都应采取协商的方法来处理),(19)以为此后正是推行他的绥靖政策--以牺牲别国为代价求得同侵略者妥协的政策的最好时机,可以同希特勒直接谈判,促成欧洲问题的全面解决。张伯伦觉得德国的经济较弱,有希望与之建立友好的经济关系,作为政治上达成谅解的先导。他准备帮助德国缓解外汇短缺的困难,为德国货降低英国本土及殖民地的关税,考虑归还德国以前的殖民地,以换取德国取消出口补贴,放松对东南欧经济的控制,进而限制军备,甚至与英国缔结反苏同盟。1938年10月底,英国内政大臣塞缪尔,霍尔告诉德国大使:英法德意四强和解之后,共同防御苏联的进犯,是可以想象的。(20)其实,当时英德之间,经济上、政治上的合作那是不可想象的。上述张伯伦的那些想法的大前提是,德国的政策目标不是统治欧洲,而是只求把德意志族居住的地区统一在一个国家里。(21)但希特勒的目标却恰恰是统治欧洲,并且正在准备先攻英法。为了备战和在战时能抵制英法的封锁,德国才自1936年起实行所谓四年计划,力求自给自足,不能自给的则用补贴出口、控制东南欧经济等措施来换取必须的战争物资。这一切与张伯伦的那些设想全是背道而驰。无怪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恩斯特,冯·魏茨泽克评道:“事情发展得很快,但现在都不是朝着英德和睦的方向发展。”(22)诚然,1938年10月和11月,英德双方的工业联合会都在会谈,并订于次年3月15日由英国外贸部的首脑前往柏林进行正式谈判。(23)其所以有这些接触,只是因为德国想打开英国的市场,以满足其战备的需要。张伯伦却据此看好英德合作的前景。 这样自我陶醉只是使他对希特勒的侵略行动丧失警惕。在先有消息说德国将入侵乌克兰,他相信,而且不以为怪。后来又有消息说希特勒断定此刻是给西方国家致命打击的最好时机,他却不信。1939年3月11日外交部常务次官亚历山大,贾德干报告说,希特勒即将占领残存的捷克斯洛伐克,他也置若罔闻。相反,他还建议霍尔在14日向选民发表的演说中这样说:大国间的合作,将给欧洲带来“和平与繁荣的黄金时代”。(24)第二天,德军开进了捷京布拉格。 英法在1938年9 月逼迫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割给德国后曾保证过捷其余领土的安全,张伯伦对德国并捷的第一个反应却是赖掉这个保证。由于德国侵捷的步骤是先胁迫斯洛伐克宣布“独立”,张伯伦便据此在内阁里说,捷国家既已从内部解体,英国对它的保证也就失去意义了。接着他又对议会重复这话,并宣称他在慕尼黑施行的方针是正确的,不应因侵捷事件而背离这个方针。(25) 张伯伦硬是不肯改变他的方针,可是英国的舆情大变了。希特勒曾对张伯伦表示,夺取德意志族居住的苏台德区是他最后的领土要求。(26)但现在他又侵占了新的领土,而且并不是德意志族居住之地;他曾向张伯伦承诺,涉及两国的问题要用协商的方法处理,如今却悍然出兵占领一个英国曾保证其安全的国家。英政府首席外交顾问罗伯特·范西塔特说,这是当着全世界的面“在我们尴尬的脸上打了一记耳光”。(27)英国举国上下无不感到羞耻和愤慨,有些原来拥护张伯伦的议员和阁僚也不再支持他。议员哈罗德·尼科尔森写道:议会里许多人的看法是,张伯伦要么下台,要么就得完全改变他的政策。(28) 在这种情况下,张伯伦才不得不换一换腔调,在3月17 日的演说中谴责希特勒背信弃义,声称要联合有关国家抵抗侵略,表示关心东欧和东南欧的安危;但仍为其绥靖政策辩护,并声明不准备承担新的义务。(29)这种新老参半的调子已经预示,为了安抚舆情,他可能会采取一些新的策略,但不会放弃他的绥靖政策。 首先,为了挽救英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威信,必须做点什么来显示抵抗侵略的意愿。恰在这个时候,3月17日,罗马尼亚公使通知英国外交部, 德国实际上已向罗马尼亚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求控制它的经济。虽然第二天英国的秘密情报局、驻罗公使以及罗外长都否认此事,那天的内阁会议仍决定吁请一些可能会受到德国威胁的国家与英国一起发表一篇宣言,声明将抵抗德国在东南欧的侵略行动,并于20日将宣言稿送往法、波、苏三国政府,请求同意。稿中写道:鉴于威胁任何欧洲国家政治独立的行动都可能会影响欧洲的和平与安全,四国应立即协商,共拟联合抵抗此种行动的措施。(30)只提“政治独立”,是为在领土问题上向德国让步留余地;只说“协商”,是表示不承担义务;关于“措施”的话,是接受法国大使的意见后才加上去的;内阁作决议时说的是“东南欧国家”,宣言稿中改为“欧洲国家”,是要使内容比较空泛。总之,这仅仅是一篇暂时联合起来表示意图的宣言。连外交大臣爱德华·哈里法克斯也承认,它是起不到“警告”德国的作用的。(31)对签署这个宣言,苏联的答复是,有波兰参加,它才参加;波兰则暗示,有苏联参加,它就不参加。矛盾无法解决。发宣言的事是流产了,但是,直到8月德国入侵波兰前夕,张伯伦所愿做的,始终只限于发一个实质与此相似的宣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