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日本天皇与中国皇帝的比较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日本学刊》 沈才彬 参加讨论

二、天子思想与“易姓革命”
    秦、汉两代,有两次会议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次是公元前221年秦灭6国、统一天下后召开的朝廷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以皇帝制与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规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组织形态。
    另一次是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召集名儒、贤良商讨天下大计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汉武帝采纳大儒董仲舒提出的主张,决定了“独尊儒学,废黜百家”(18)的大政方针,规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孔孟儒学借助于封建国家的政治权力,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居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儒学的天子思想亦成为正统的国家学说的主要内容。
    由孔子创立、孟子发展、董仲舒等人予以丰富的儒学天子思想,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及其演变起了重要作用。概括地说,儒学天子思想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是君权神(天)授。天子受命于天,代天治民,具有君临天下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也就是说,天子(皇帝)是上天意志的执行者,具有神的权威,作为臣民必须无条件服从。二是“有德为君”。孔子说:“为政以德。”(19)孟子说:“以德行仁者王。”(20)能行德治者才能受天命当天子。天与民同心,天命是民心的反映,得民心者得做天子。天子失民心则失天命而亡,“有德”取代“无道”,受天命者取代失天命者。其最理想的更替方式是尧、舜禅让,其次是汤、武“放伐”,即“易姓革命”。很显然,“有德为君”思想承认天子的易位与王朝废绝的合理性。因此,皇帝的权威不是绝对的,只有在符合天命与民意时,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旦天子“不仁”,违天命、失民心、施暴政时,就不能代表上天的意志,也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到那时,人民就可以起来打倒暴政,推翻暴君,另立有德者为君。
    上述儒学天子思想的两个侧面有着不同的机能。前者是对臣民的制约,起着稳定封建结构的作用;后者是对天子(皇帝)的制约,起着调节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保证了封建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行。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封建社会经常处于王朝更替的周期性变动之中,但从整体看,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结构显示了异乎寻常的稳定性,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停滞不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之于儒学天子思想的稳定机能与调节机能。
    总之,儒学天子思想是多元的,是对臣民和皇帝的双向制约。它一方面为统治阶级所利用,另一方面又为民众所利用。皇帝利用“君权神授”的侧面,麻痹、压制民众的思想,镇压民众的反抗,以维护封建皇帝的专制统治。对于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来说,儒学天子思想是他们用来维护封建统治,欺骗、统治、镇压民众的精神武器。另一方面,民众利用“有德为君”乃至“易姓革命”的侧面,反抗皇帝的专制统治,推翻昏君的暴政。对于民众来说,儒学天子思想是他们起来革命的理论依据,这是两千年来儒学天子思想既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接受,也为民众所接受的原因所在。
    1.王朝更替的3种形态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替,大致可分以下3种形态:(1)由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豪门世家建立的新王朝,如东汉、唐、宋等。(2)农民起义首领建朝称帝,如西汉、明。(3)少数民族入侵建立起来的异民族王朝,如元、清。第三种形态另当别论,第一、第二种形态与天子思想的调节机能有关。
    儒学天子思想的调节机能有两个。第一是引导在位皇帝行德治、施仁政。儒学天子思想主张“有德为君”,历史上有为的皇帝大多识其真谛,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权力与权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民休养生息,抑制和清除官僚机构的腐败,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专制统治。例如,有名的开明皇帝唐太宗,常以水和舟的关系比喻民众和皇帝。他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22)为了不蹈隋王朝的覆辙,唐太宗致力于民心的安定,推行仁政,使唐王朝盛极一时。
    儒学天子思想的第二个调节功能是,引导明君以仁政代替暴君的恶政,以“有德”取代“无道”,也就是“易姓革命”。
    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有时可以成为抑制官僚机构腐败的力量,但是谁来抑制皇帝自身的腐败呢?实际上,皇帝处于权力金字塔的顶峰,没有能在他之上制约他的力量。因此,皇帝往往是腐败的中心,昏君与暴君常常是贪官污吏的总代表,这是为中国历史所一再证明了的。从整体看,像唐太宗那样的明君寥若晨星,而像隋炀帝那样的暴君却数不胜数。当皇帝与官僚机构腐败至极时,民怨沸腾,社会陷入混乱,人民揭竿而起,旧王朝面临全面崩溃。这时,儒学天子思想的第一种调节功能失去功效,第二种调节功能发挥作用,从理论上引导新王朝的建立。
    根据“有德为君”思想,天子失民心,就是暴君,就是独夫,人人可得而诛之,可以另立“有德”者为天子。无论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豪门世家,还是农民起义的首领,只要是得民心的“有德”者,都可以取代暴君,建立异姓王朝。秦末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提出的“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实质上就是“有德为君”的另一种说法。
    在王朝更替的历史时期,所谓“真龙天子”的出现,是天子思想发挥第二种调节机能的表现。天子思想中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观念,在动乱时期往往被人们所利用,以佐证真龙天子的出现。古书上讲到某人将当皇帝时,常说此人头顶上有一道紫色瑞气,意味着此人就是真龙天子。真龙天子地位的确认,是建立封建国家的重要步骤。无论是陈桥兵变的赵匡胤,还是揭竿而起的朱元璋,都自称是真龙天子。这是因为“真龙天子”是构成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结构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集合各种社会力量,建立新的封建王朝。一旦新王朝确立,天子思想的稳定机能和第一种调节机能又重新发挥作用,重新回到所谓的“太平盛世”。人们常用改朝换代来形容中国封建社会的周期性振动,这是非常贴切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