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日本天皇与中国皇帝的比较研究(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日本学刊》 沈才彬 参加讨论

四、中日天子思想的差异1.“天人合一”和“神人合一”
    中国儒学天子思想与日本的天子思想相去甚远,天子思想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皇帝与天皇之存在形态的不同。
    首先,天子思想中的“天”的含义在中国与日本是不同的。在中国,所谓“天”,是指“皇天”即至上神,不是指具体的神,是泛神。因此,中国儒学天子思想中的“天”是抽象的。而在日本,“天”是指天照大神,是指具体的神。与中国的“天”相比较,日本的“天”相对来说是具体的。
    中国的天子,代天治民。因此,中国的天子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日本的天子是天照大神的子孙下凡,降临到日本国而君临天下。可以说,日本的天子思想是“神人合一”的思想,皇统即神统,天皇既是人格化的神,又是神化了的人。
    2.相互制约与单方面制约第二个差异在于有无“易姓革命”思想。中国的天子思想包含“君权神授”和“有德为君”两个侧面。前者是对臣民的制约,后者是对天子即皇帝的制约。孔子讲“为政以德”,孟子讲“以德行者王”,都强调“有德”才能“为君”,承认“放桀”“伐纣”的合理性。中国历史上频频发生的改朝换代,不过是“有德为君”乃至“易姓革命”思想在实践中的反映。
    日本的天子思想中,不能说没有“有德为君”的思想,但所谓“德”是指天照大神的“圣德”。因为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因此,“有德”是天皇的“专利”,为君是天皇的特权。非天皇血统是绝对不能冒犯天威、问津皇位的。这实际上是神儒一致的天子思想对“有德为君”的逆用。总的来说,日本的天子思想虽然也主张“有德为君”,但不否定天皇的传统权威,明显缺乏“易姓革命”的思想。因此,日本的天子思想中缺乏制约天皇的一面,只有制约臣民的一面。天皇保持着绝对的神性权威。
    3.“治民”与“祭天”
    第三个差异在于天子的职责是“治民”还是“祭天”。在中国的天子思想中,天子的主要职责是“治民”,即天子代天治民。为了治民,中国皇帝高居权力的顶峰,将宗教权威与世俗权力集于一身,成为封建专制主义的象征。换言之,中国的皇帝制是权力和权威融为一体的一元化体制。
    日本的天子思想中,天子的职责主要不是“治民”,而是“祭天”。正如前述《养老令》规定所示,天子对天照大神的祭祀已成为天子的主要任务。据《古事记》载,天照大神之孙尊奉天照大神之命降临“丰芦原水穗国”(日本)之际,天照大神授予他3件神器,并嘱咐道:“这铜镜是我的灵魂,要像祭祀我那样,身心净洁地祭祀铜镜。其次是请思虑之神为我御子(天皇)统治处理各种事务,施行政治。”(33)按照《古事记》的说法,天皇作为天照大神的子孙,具体应做的事是通过祭祀铜镜祭祀天照大神,这是天照大神的指示。至于政治之类事情,则由有智慧的人代行天皇之政。换言之,“祭天”必须由天皇本人躬亲,而“治民”则可由他人代劳。世俗政治权力可执于他人之手,然而神性权威只能由天皇独皇。这是日本天子思想的主旨。因此,在日本历史上,天皇制是权力和权威相对分离的体制,天皇始终是作为神性权威的象征,作为人格化的神和神化了的人,受到人们的敬畏。
    注释:
    ①《诗·大雅·常武》。徐方,即徐戎,古代氏族名,东夷之一。周初,在今江苏省浜泗一带建立徐国,为东夷中的强国。春秋时期,为楚所破。周敬王8年(公元前512)被吴国吞并。
    ②《礼曲礼》。
    ③侯外虞、赵起彬、杜国痒著《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32页。
    ④(17)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97页,第157页。
    ⑤⑥《礼记·坊记篇》。
    ⑦《墨子·天志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