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南宋奉使宣谕制度研究(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 参加讨论

四、奉使宣谕的性质与特徵--兼评“宣谕使可视爲宣抚使之流亚”
    (一)宣谕使的性质
    在南宋政治中,广泛实施出使制度。对内出使专职人员是宣谕使、抚谕使、宣谕制置使等。南宋宣谕使作爲皇帝的使者,代表皇帝在帝国之内行使职责,所谓“凡其所临,如朕亲幸”(68)。其职责涵盖极广:或向臣民传达皇帝的德音,或观察吏治、监督行政,或采探民隐、平反狱讼,或驻节地方、干预军政,等等。任何皇帝本人想做的事情,都可以派遣使者去完成。
    宣谕使代表皇帝巡行天下,没有固定的任期,是临时性的使命。如隆兴二年(1264)六月,尚书户部侍郎淮东宣谕使钱端礼言:“被旨差充宣谕淮东,今来使事已毕,欲乞限五日结局。”诏候过防秋取旨,未可结局(69)。宣谕使命结束,要向皇帝复命,得到皇帝的批准後,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结局,完结一次出使的任务。
    南宋以专使宣谕的形式弥补了皇权的诸多不足,起到稳定统治以及加强皇权对地方控制的作用。使者无疑是皇帝集中权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宣谕使的性质是皇帝的使者。
    (二)宣谕使的特徵
    余蔚博士“宣谕使可视爲宣抚使之流亚”(70),语出有自。绍兴三十二年(1162),虞允文、王之望相继宣谕川陕,参预地方军政,“权任殆亚於宣抚”(71)。此语意犹未尽,似应对宣谕使的使职特徵予以明确。
    1.职官差遣使职化。在宋代,某一官员往往包括官职差遣,官指本官阶,职指三馆和秘阁中的官职,差遣指实际职务。其中,官与差遣相互分离,所谓“居其官而不任其职”(72)。如地方各路分负责军事的帅臣安抚使,监司中负责财赋的转运使、负责刑狱的提点刑狱使、负责禁榷收入的提举常平使,以及负责几路民政和军政的宣抚使、制置使等。这些差遣以一定的寄禄本官职任,名义上都是皇帝的使者,代表着皇权的统治,呈现出固定差遣使职化的特徵(73)。
    同时,宋代职官设置又具有因时因事性特徵。所谓“轻言而遽改,忽行而骤废”,“如宣抚司则再置而再罢”(74)。这是南宋王朝兼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灵活地面对地方各种事务;另一方面也是皇帝和朝廷力图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割据,收拢地方权力,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
    在此背景下,宣谕使、抚谕使等使职不断派遣。并且,在其存在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在中国历史上,使者原爲临时差遣,若经常担任某一相同任务,久之,可能衍生出一种新官职,其职掌专门担任此任务。如汉代刺史爲使者,但到唐代完全成了地方行政官员。这样,官制演变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从旧官职演变而成。使者转变爲行政官员的一个途径是:使者先成爲有固定职掌的专职使者,再转变爲完全没有使者性格的行政官员。然而,南宋宣谕使的本质仍然是使者,代表着皇权,其派遣是南宋帝王强化皇权的一项有力举措。
    2.使者职官化趋势。宣谕使作爲皇帝派出的专使,代表着皇帝巡行天下,行使着皇权。然而,在行使皇权的过程中,又切实地介入了中央与地方行政权力的再分配,给南宋地方行政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宣谕使在北宋宣和年间和南宋绍兴初年都是皇帝或皇帝授权尚书省派遣的使节,到前綫或境内各路分“宣谕德意”,采访军政民情的临时使者。随着形势的发展,到了绍兴八年(1138)前後成了经常性的行爲,成爲具有固定职掌的专职使者;绍兴九年郑刚中出使川陕,被赋予干预军事的权力,从此以後,“使权益重,而使事反不专”,具有地方军政长官的某些特徵,“权任殆亚於宣抚”(75)。宁宗时,宣谕使一度像国信所那样立局置印(76),有固定的亲从人员,似乎具备了行政官员的一系列特徵,呈现出行政化的趋势。然而,南宋时期宣谕使司是不稳定的,不具有普遍性,是爲了更好的行使使职而设立的临时机构,宣谕使终究未能变成地方的行政官员,仍保持着使者的性格,使职因事置罢。使者的出路有二:一是归朝,“限五日结局”,出使便告终结;二是宣谕使在出使一段时间後,往往升任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宣抚使,成爲“宣抚使之流亚”(77)。
    在南宋历史上,奉使宣谕的职官化趋势与职官差遣的使职化特徵普遍存在。它们都是爲皇权服务的,加强了皇权。在皇权加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宰执集团的权力,但是中央集权和皇权并不是对立的两种权力,皇权是包括在中央集权之内的,皇权的加强意味着中央集权的加强,二者是一致的。而宰执权力的削弱,却并不意味着中央集权的削弱。因此,余蔚文中强调南宋该类使职“导致中央集权的力度减弱”,与事实不符。宣谕使制度并没有导致中央集权力度减弱,相反,使中央集权的力度得到了加强。南宋宣谕使在其存在的过程中,具有职官化的趋势和若干特徵,但在皇权之下,并没有机会变爲地方上的行政官员。宣谕使被皇权牢牢控制,在性质上,是皇帝的使者。宣谕使司不是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爲了宣谕使者更好履行使职而专门设立的临时机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