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魏书》卷58《杨播传》。 (14)《魏书》卷19下《景穆十二王·南安王桢传》。 (15)《魏书》卷24《崔玄伯传》。 (16)《魏书》卷27《穆崇传》。 (17)《魏书》卷23《莫含传》。 (18)《魏书》卷30《安同传》。 (19)《魏书》卷16《道武七王·阳平王熙传》;《魂书》卷16《道武七王·京兆王黎传》。 (20)Wolfram Eberhard,Conquerors and Rulers:Social Forces in Medieval China,Leiden:E.J.Brill,1970,pp.44-46. (21)《魏书》卷39《李宝传》;《魏书》卷57《崔挺传》;《魏书》卷65《李平传》;《魏书》卷67《崔光传》。 (22)《魏书》卷45《裴骏传》;《魏书》卷69《裴延儁传》。 (23)《魏书》卷66《崔亮传》。 (24)杨联陞:《东汉的豪族》,《清华学报》第11卷第4期,1936年;唐长孺:《论北魏孝文帝定姓族》,载《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9-91页。不同的意见,参见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2-80页。 (25)《魏书》卷51《吕罗汉传》。 (26)《魏书》卷40《陆俟传》。 (27)《魏书》卷19中《景穆十二王·任城王云传》。 (28)《魏书》卷69《崔休传》;《魏书》卷58《杨播传》。 (29)《魏书》卷56《郑羲传》。 (30)《魏书》卷41《源贺传》。 (31)《魏书》卷14《高凉王孤传》。 (32)《魏书》卷14《神元平文诸帝子孙·河间王齐传》。 (33)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24页。 (34)《魏书》卷89《酷吏·李洪之传》。 (35)《魏书》卷70《刘藻传》。 (36)《魏书》卷19下《景穆十二王·安定王休传》;《魏书》卷66《崔亮传》。 (37)唐长孺:《北魏的青齐土民》,载《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2-122页;唐长孺:《北魏南境诸州的城民》,载《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10-118页;谷川道雄:《六朝时代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关系--从山东贵族的居住地问题入手》,载《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86-31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