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由于美国内战的激烈进行,当时有400 万青壮年被征入伍,美国的工农业生产各个方面都感到劳动力严重不足。1863年林肯提请国会通过鼓励外国人移居美国的法案,该法案为参议院第125号议案,于1864年2月18日提出,1864年3月2日三读通过。(注: No.125,A Bill to Concourage Immigration.In Journal of theAmerica,being the l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Washington,P165,207.Also see No.125 P.334,P.387.In Executive Document of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During the lst session of the 38thCongress 1863-1864.Vol.6,No.1.Message of the Preside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ccoumpanying Documents,to the Houses ofCongress,Washington.No.1 Interior.)众议院为第411号议案于 1864年4月16日提出,6月30日通过。(注: No.HR 411. A Billto Encourage Immigration,p533,p558,p562,p918,p940,p968-969.In Executive Document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During thel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1863-1864.Vol.6,No.1,Messag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s States and Accoumpanying Documents,to the Houses of Congress,Washington,No.1 Interior.)1864年7月4日作为第403号联合议案,参议院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的修正案,1864年7月4日林肯总统正式签署了《鼓励外来移民法》。(注: No.403,A Bill to amend the act entitled"An Act to encourage Immigration",Journal of the Senate of the UnitedStates being the 2nd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Dec 5,1864,Washington,1864.p.84.1865年7月4日国会又通过了第746号文件的鼓励外来移民法的修正法。(p.237,p.247.)为了加快推动中国华工加入加利福尼亚州建设,1865 年2月18日,国会还正式通过并由总统签署的参议院第407 号文件,授权建立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海邮汽船服务事宜。(注:No.407.An Act authorize the establishment of Ocean mailSteamship service between United Satates and China.Journal ofthe Senate of the United States being the 2nd session of the38th Congress,Dec.5,1864,Washing ton,1864.p.193,and see p.96,p.126,p.173,p.185,p.189-190,p.192.)1865年内战结束后,北部资产阶级开始集中大量投资开发西部,修筑横贯大陆的铁路,而开发和建设更需要大批劳工。 在这种情况下,1868年7月22日, 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清政府在华盛顿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该条约的第五条规定“大清国与大美国切念民人前往各国,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总听其自便,不得禁阻,为是现在两国人民互相来往,或游历,或贸易,或久居,得以自由,方有利益。”第六条规定“中国人至美国,或经历各处,或常行居住,美国亦必按照相持最优之国所得经历与常住之利益,俾中国人一体均沾。”(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69卷,第20页。并见《中外条约汇编》,第132页。 )这一规定显然是适应了美国对华工日益增长的需要的。由于这一条约的签订,提供了华工赴美的法律体系保障,从而推动大批华工去美国修筑铁路和开发西部。据统计1868-1870年前往美国的华侨人数:1868年5157人;1869年12874人;1870年15825人;1868-1870年33856人。(注:《美国历史统计,殖民地时代至1970年》,华盛顿1975年版,第一部分,第108页。 )陆鼎元在编辑《各国立约始末记》中写道:“华工至美国自咸丰季年(引者按:公元1852年)始,往者皆聚于旧金山,是为加利福尼亚省滨海都会,时初属于美,新得金矿,议开铁路,方利用华工,在香港设招工公司,广务招徕。至同治(引者按:同治年开始于1862年)初,已有万余人,三四年间至者骤多。”(注:陆鼎元编:《各国立约始末记》(卷八),《续修条约》(光绪六年)编者按语。)中国清政府粤督张之洞在1886年曾上疏朝廷说:“金山各埠,始则利华工之工勤价省,多方招徕开矿修路之工,美商藉华工以获利者,不知几千亿万。”(注:《清史稿》志第131 卷《邦交》四:《美利坚》,中华书局,1976年,第4588页。) 中国华工在建设689 英里长的中央太平洋铁路时可歌可泣的壮举,已为世人所传颂(注:本文意在还清历史本来面目,无意贬低美利坚各族人民在建设横贯大陆铁路中的作用,美国有的著作认为:“近年来,对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工作有许多议论,并且作了比较,往往赞誉后者。据说其理由是中央太平洋铁路首先要克服内华达山脉这一道难关,在财务和物力方面比联合太平洋铁路一端要克服的困难大得多。然而这是一种误解。”是否误解要以事实为依据,事实上,中国华工遭受历史的精神的“误解”还少吗!参见美贝阿德·斯蒂尔编,张禹九译:《美国西部开发记实,1607-1890》,光明日报出版社,176页。美国学者马撒·B·米勒(Martna B.Miller)的论文( M.A.)《中国人和中央太平洋铁路》( The Chinese and the Central Pacifie Railroad:An example of Labor and Immigration in theNineteenth Century),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1989 ,值得一读。另一本著作可见苏珊·辛诺特(Susan Sinnot)著:《中国铁路工人》(Chinese Raliroad Worders), Franklin Watts,New York,1994.以及 Yen,Tzu -Kuei 著:《中国工人和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Chinese Workers and the First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Ann Arbor,Mich:Xerox University Microfilms,1977.Young, Alida E.,Land of theIron Dragon, Doubleday,Garden City,N.Y.,1978.Sucheng Chan,Asian American: AnInterpretative History, Twayne, 1991.Robert G.Lee." The Origins of Chinese Immigration to theUnited States,1848-1882",in the Life,Influence and the Role of 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1776-1960.Ed.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 San Francisco: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76.Ping Chiu,Chinese Laborin California,1850-18 80; An Economic Study,Midison:StateHistorical Society of Winsconsin,1967.有关华工开发西部的研究论文,已有多篇文章论述。例如:朱杰勤:《19世纪后期中国人在美国开发中的作用和处境》,载《历史研究》,1980年第2 期。杨国梁:《美国华工与中央太平洋铁路》, 载《华侨史论文集》第4卷,1984年。王佩莲:《华工与美国西部的开发》,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0 年第1 期等。硕士学位论文有:麦兆江:《论美国工业化时期铁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中山大学,1986年:李其荣:《功彰绩伟名垂青史--中国移民在近代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华中师范大学,1987年。)。这里不妨再略举一二:有史学家称:“1865年末到1866年初冬,气温达到历史最低点。早在10月就下起鹅毛大雪,接着的五个月,暴风雪几乎连续不断。地面冰冻如石,路轨和建设工地会被埋没,上面覆盖冰雪深达15英尺。工程进度十分缓慢。”“在40英尺的地下挖掘隧道,3000多名工人接连数月生活在那里,活像鼹鼠,从工作区要通过距积雪地面很深的漆黑一团的地道,才能达到生活区。人们经常遇到危险。随着山脊上积雪越来越厚,雪崩愈益频繁。雪崩前除了短暂的雷鸣般的隆隆声,没有任何征兆。霎时间,整群工人、整个营房,有时甚至是整个营地呼地一下全被卷走,摔入几英里外的冰雪峡谷,几个月后,工人的尸体才被发现。有时人们发现整组整组的工人被冻死,他们的双手依然紧紧握着镐头或铲子。”(注:前引书《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第28页,转自奥斯卡·刘易斯( Oscar,Lewis)《四大家族》(The Big Four),纽约,阿尔弗雷德 ·诺伯夫公司(New York,Alfred A.Knopf),1938年,第72-73页。) 从1866年夏季开始,华工用一年多时间终于打通阻梗中央太平洋铁路线的塞拉岭长达百里的巉岩通道。奥斯卡·刘易斯对华工开凿这段艰险通道的英勇精神曾作了如下的客观描述:“1866年整个夏季,‘克劳克的宝贝’(按:指美国华工),大约有6000人,云集在峡谷坡上。他们有的有条不紊地凿着炸开的乱石;有的头戴草帽,排着队,推着小推车,把一车车的碎石卸在峡谷坡地;有的用竹扁担挑着70磅重的黑色炸药,小心翼翼地走在危险的羊肠小道上。喝上几口随身带着的盛在酒罐里的茶水,那酒罐是白人们通常弃之不用的。人们很快发现,中国人擅长做那些钻孔爆破等繁重艰巨的工作。那时,这些是工程的主要工作,因为消融的冰雪早已把山脊上的土壤冲刷一净。”“铺轨工人紧挨在筑路工人的后面。机车推着一串串平板车,车上满载着铁轨、木材、炸药、食物、饮料和更多的工人,向路轨的前端驶去。合恩角犹如一堵花岗岩石墙,它是这一年(指1866年--引者)里最难攻克的难关。它的下部是垂直光滑深达1000英尺的悬崖峭壁。百折不挠的华工腰系绳索,身悬半空,用锤子和钢钎先凿出一条险峻的小道,然后再费劲地逐步向里扩展,开出一条行驶车辆的通道。三年以后,当横跨大陆的火车小心谨慎地贴着峭壁慢速向前时,旅客们透过车窗朝下望去,眼前一片茫茫,都十分惊讶。”(注:前引书《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第30-31页,转自奥斯卡·刘易斯:《四大家族》( Lewis,Oscar,the Big Four,New York,Alfred A.Knopf,1938,pp.74-7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