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从开罗到万隆:战后东亚秩序的缘起(1943-1955)(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牛军 参加讨论

国共矛盾的尖锐化以及国共双方的对美政策等,推动罗斯福政府从1944年秋季开始深度介入国共斗争,他任命新的驻华大使赫尔利直接调处国共谈判。后者的确十分努力,但最终未能如愿。国共矛盾继续发展,在战争临近结束时双方已经剑拔弩张,美国则被中共中央视为危险的敌人。(20)实际上,战争后期美国在中国面临的问题同列强战后将在东亚面临的问题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结局也相差不多。
    除中国内部的国共斗争外,苏联东亚政策的迅速发展尤为重要,其核心内容是苏联承诺参加对日战争,以及因此而大幅提升了对东亚战后安排的影响力,这直接导致了盟国处理战后东亚问题的决策权力体系的巨变,中国在其中的地位大幅下滑,这为战后东亚的动荡埋下伏笔。
    1943年11月27日,在开罗会议结束的第二天,罗斯福和丘吉尔直飞德黑兰与斯大林举行美英苏三国峰会。28日,罗斯福与斯大林举行双边会晤,向后者介绍了美国新对华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同蒋介石就东亚问题达成的共识。斯大林则立即表示中国人对日作战不力,这实际上是在贬低国民政府的重要性。在后来的会谈中,斯大林还一再对罗斯福的美英苏中“四强”支配战后世界的设想表示怀疑,明确不希望中国介入欧洲事务。11月30日,丘吉尔在午宴上询问斯大林对《开罗宣言》的看法,并主动提出苏联可以获得一个不冻港。罗斯福随即附和说,中国大连战后可以作为有国际保证下的自由港。斯大林表示赞成《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至于苏联的看法要到参加对日战争时再谈比较好。(21)罗斯福和丘吉尔这是在打算用给予中国东北的利权来换取斯大林承诺参加对日战争。此外,丘吉尔还在会议期间异常明确地声明,英国战后绝不放弃在香港的殖民统治。斯大林的确承诺苏联将对日作战,但肯定是要有回报的,包括获得中国的大连港。
    美英苏在德黑兰会议上就东亚问题做出的初步的安排,包括苏联必须接受《开罗宣言》的原则内容、苏联将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对日作战以及作为回报它将在东亚获得令其满意战略利益、朝鲜和印度支那应经过一段时间后独立、英国将恢复其在东亚地区原有的殖民地、对日本在亚太地区占领的一些地区实行托管,等等。会议的突出特点是没有任何一个东亚国家参与,以及美英宁愿用中国东北的利权换取苏联的合作。其中涉及战后的安排得以实现,首先取决于三国维持其合作;其次是东亚国家予以接受,而中国首先就面临着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德黑兰会议的某些安排等于是立即否定了开罗会议的部分价值,欧洲列强的首脑们打算在战后继续将东亚置于他们的支配之下。
    在随后的整个1944年,美英苏之间频繁就战后问题交换看法,而国民政府则被排除在外。中国战场军事形势因日军发动“一号作战”而严重恶化,中苏关系因为新疆局势持续紧张,苏军暗中支持新疆的独立叛乱势力,同时国共关系毫无改善,国民政府与美国的关系因史迪威事件陷入低谷。这一切导致国民政府在外交领域几乎无所作为,在美英苏最终敲定战后东亚蓝图的至关重要的时刻除了等待,完全无法施加必要的影响。这突出地反映在1945年2月4-11日,美英苏在雅尔塔召开首脑会议时,将涉及中国的重要内容对国民政府保密。
    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政治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巩固了美英苏在战争中的团结,确定了盟国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将共同彻底打败日本的目标,而且就战后世界政治前途达成了重要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项文件成为战后大国处理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的基本依据。雅尔塔会议有关战后部分的讨论内容实际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在欧洲划分“东和西”;另一个则是在东亚及西太平洋划分势力范围。吊诡的是前者最终演变成欧洲的“雅尔塔体制”,并在很长时间里被基本遵循;后者体现在“雅尔塔秘密协议”中,包括了外蒙古以“维持现状”为名从中国独立出去、苏联将获得1904年以来在东亚丢失给日本的岛屿和权益(主要是中国东北的港口和铁路等)。(22)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对朝鲜、印度支那地区实行托管后使其独立、对日本在西太平洋占领的地区实行托管、以及英国将维持其在东亚的殖民地,等等。至关重要的是,所有根据这次会议为战后东亚做出的安排都很快就被摧毁了,有些根本就没有实现过,例如在朝鲜、印度支那和其他一些地区的托管,等等。列强显然希望或是习惯于他们能继续支配东亚的前途,但那样的时代后来被证明的确已经基本结束了。
    中国无疑是东亚第一个不得不面对雅尔塔会议结果的国家。罗斯福和斯大林都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前对蒋介石保密,但国民政府的外交官们还是通过各种渠道,提前获悉雅尔塔秘密协议的大致内容,问题是他们由于国内外种种原因而无力回天。1945年6月30日,宋子文在莫斯科同他的苏联对手就签订一项中苏条约展开谈判。苏联的目标是要使雅尔塔会议的秘密交易合法化;宋子文的全部努力就是为了使中国的损失最小化。谈判持续到7月14日,宋子文返回重庆,斯大林则赶去参加战争期间美英苏的最后一次峰会,即7月17日至8月2日召开的波茨坦会议。
    在中苏谈判开始之前,国民政府已经在努力争取美国的帮助以抗拒苏联的压力,但杜鲁门政府为确保苏联参加对日战争,一直态度暧昧。波茨坦会议召开前夕,美国政府内部对苏联的不信任气氛迅速上升,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强化了美国的立场。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发表“波茨坦公报”,其中重申了“开罗宣言”的重要性,其“条件必将实施”。(23)在中苏问题上,美国军政阁员们几乎都倾向于向斯大林施加压力,以免国民政府迫于苏联压力做过多让步。会议期间,杜鲁门告诉斯大林,不要妨碍东北的“门户开放”。(24)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也在莫斯科奉命转告苏方,必须理解确保“门户开放”对于美国的重要性。(25)
    美国和国民政府此刻的外交努力都已经太迟。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苏军同时从东北的东、北、西等三个方向发动进攻,以每天100公里的速度冲向长春和沈阳,并挥师进入朝鲜半岛。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两天后发布命令,指示晋察冀根据地的中共吕正操部向东北挺进,配合苏军对日军作战。(26)这就是8月7日开始的中苏第二阶段谈判的主要背景,斯大林则毫不掩饰地利用东亚急剧变化的军事和政治形势,向国民政府施加压力。在8月10日的谈判中,他直率地提醒宋子文、王世杰等人,“如果不尽快达成协议,中共军队将进入东北”。(27)国民政府实际上已经别无选择了。
    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当天,莫洛托夫和王世杰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中苏条约上签字。苏联基本上达到了目的,它通过控制东北铁路和主要港口等,保持了在东北的军事优势,并实际上控制了东北地区的经济生活,加之外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苏联的东方安全防波堤终于合龙。此外,苏联因苏军在朝鲜半岛的巨大优势而获得无可置疑的发言权。国民政府在谈判中得到的承诺是苏联在战后将支持中国在国民政府之下的统一,以及战后将东北行政权移交给国民政府,并且不支持新疆的独立势力。
    总而言之,中苏条约的签订使从开罗到雅尔塔期间围绕对战后东亚秩序的一系列外交折冲终于在日本战败的时刻有了一个各方尚能接受的结局。不过,这些纸上的格局能否转变为东亚的现实,仍属未定之秋。毕竟,战争后期为东亚做出的安排既取决于大国的折冲,也非常依赖东亚国家内部整合的结果,中国就是一个典型,而且影响巨大。后来的发展证明,其他国家也几乎无一例外。
    二、东亚冷战与热战(之一):东亚大陆
    如果以美苏冷战为界线,所谓的“战后时期”就很短了。到1946年“冷战”这个概念流行起来的时候,东亚已经是烽火遍地了。美苏战略竞争的重心是在欧洲,但东亚呈现的复杂局面和冲突的烈度即使不超过欧洲,也是毫不逊色的。如果以热战为标准,东亚则是独一无二的。不论是列强在二战后期基于外交协调的各种安排,还是战争结束时基于军事占领的现实造成的局面,都没有阻止一个个东亚国家由于内部矛盾采取行动和发生战争,其中包括内战(中国)、反殖民主义战争与冲突(越南与法国、印度尼西亚与荷兰)直至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地区战争(朝鲜战争)、也有新兴国家之间规模不大的冲突。以往的论著都将这些事件同美苏爆发冷战紧密联系,以致忽视甚至无视东亚地区内的各种力量的极端重要性。这并不符合历史进程的真实情况,至少在东亚陆地部分的主要地区是这样,在那里美苏也可以说是被各种当地力量加以利用的外部因素。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前一天,杜鲁门政府将准备发给日本政府的《总命令第一号》通知各主要盟国,其内容主要是划定各国接受日军投降的地区。根据这份命令,中国和北纬16度以北的法属印度支那地区,由中国战区总司令受降;中国东北、北纬38度以北的朝鲜和库页岛等地区,由远东苏军司令部受降;日本、北纬38度以南的朝鲜和菲律宾等地,由太平洋美军司令部受降;其他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由英军指挥的东南亚统帅部受降。(28)这个大致反映了盟军军事力量分布和政治考虑的文件基本被执行,也展现了之后不久东亚地区冲突骤起的基本画面以及介入其中的各种复杂的势力的分布。以下将按此版图展开叙述,实际上战后东亚的大变动也首先表现为中国的国共内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