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超越死亡:古代犹太人的死亡观及其历史演变(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林中泽 参加讨论

二、幽灵、阴间及土葬
    希伯来圣经告诉我们,人作为上帝的创造物,是由肉体和灵魂共同构成的。灵魂作为上帝的气息,其神圣性自不待言;而肉体虽来自卑贱的尘土,却能借助上帝的创造变废为宝,其价值与尊严因上帝的作用而得以凸显。借助这一圣经思想,古代犹太人把人的生命理解为灵魂与肉体的有机统一体,在这个有机体里面,无论是灵魂还是肉体,均不能单独起作用,因此,真正的死亡,是灵魂与肉体一起瓦解。根据这种灵肉整体论(holism)原则,在通常意义上的死亡发生后,由于躯体要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期才会腐烂消解,在这个时期内灵魂必然仍存留于躯体当中,只不过这时的生命处于低潮,这种处于低潮阶段的生命通常被称作“幽灵”。当然,幽灵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一般而言,在死者的躯体最终消解时,幽灵也会随之消失。由于有幽灵的存在,才构成了具有希伯来特色的“死后生活”(afterlire)。
    古代犹太人认为,幽灵居住于阴间。古希伯来语“阴间”(Sheol)一词,实指幽暗的地下世界,类似于古希腊语的哈得斯(Hades)。该处所尽管阴森可怖,却并不具有惩罚邪恶的道德功能。只是到了后来,它才逐步演变成为恶人前往地狱和善人前往天堂之间等候的场所,但它本身既不是地狱,也不是天堂,它不过是死者灵魂暂时栖居之处。(51)因此,当古代犹太人谈到某个人去了阴间时,一般并不具有价值判断的意义,他只是简单地表示某人已经离世而已。希伯来圣经多处提到幽灵和阴间。约伯在回答比勒达时提到:“死者的幽灵在地下的河水当中战栗,阴间在上帝面前显露。”(52)以赛亚在论巴比伦时说道:“阴间正在准备迎接巴比伦之王。在世时有权势者的幽灵正在受到震动。诸王的幽灵正在从各自的宝座上站起……你过去受到竖琴声的款待,而如今却处于阴间世界当中。”(53)在犹太人的语境中,既然存在着灵肉整体论的观念,“阴间”与“坟墓”就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前者相对于幽灵而言,后者则相对于尸体而言。塞高尔曾正确地指出:古希伯来文的“阴间”一词,大多只能够被合理地理解为“坟”或“坟墓”,它们是通常意义上的“死”的同义词和象征。(54)因此在圣经中,当指称死亡时,常常是“阴间”和“坟坑”二词交互使用或连用。如上帝通过先知以西结向以色列人预言说:“埃及人将要跌落到阴间,并与不信神者一起躺倒在那里……亚述人及其战士们全都在坟坑里,他们都死于战场上,他们的坟坑就在阴间最深处。”(55)《诗篇》的作者也唱道:“我心里充满着患难,我的性命临近阴间。我将与下坟坑的人同列,我的力气已经耗尽。”(56)
    与周边的外邦人截然不同,在古代犹太人看来,只有活人才能够与神发生关系,赞美神,祈求神的祝福和护佑;人一旦死去,便与神切断了联系,因而无法得到神的庇护,这被视作是死亡的最大不幸。古代犹太人宗教信念的最大特色,就是把本民族看作上帝应许获救的优先族类。而要达到真正的获救,就要遵守祖祖辈辈与上帝立下的契约;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固有的罪恶倾向,(57)他们屡屡违背与上帝的契约,死亡便被当作人们违约的一种责罚。按上帝形象制造出来并被注入上帝气息的人本来是可以不死的,如今却因背叛上帝而必须受死,因此站在上帝的角度看,死亡即为从不朽中逐出,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除名毁忆”。如果说生存是圣经歌赞的主题,那么死亡就是它哀叹的目标。例如,《诗篇》的作者就多次以悲怆的语调谈到死亡:“在阴间,既没有人记念你,也没有人欣赏你”;(58)“我如同死人一样被忘记,如同废物一样被抛弃”;(59)“死人不能赞美上帝,任何下到寂静世界中的人,都不能赞美上帝”。(60)“死者岂要起来赞美你?岂能在坟墓里述说你的恒久之爱?”(61)耶利米的学生巴录在向上帝祷告时说道:“那些死去归阴的人已经不能呼吸,他们无法向你表示赞美或宣布你是多么公义。”(62)犹大国王希西家在一首感恩诗中也写道:“在阴间,没有人能够赞美你,死人也无法相信你的正确可靠。”(63)总而言之,人一旦死去,就会被神遗忘。从理论上来说,既然死人与神已经断绝了一切关系,他们就无法在道德的层面上对活人的世界施加任何有意义的影响,例如,活人不能从死人那里得到任何实在的利益,因此对死者的祈求就会变得毫无价值。
    古犹太人的阴间,亦即死人的世界,既不是奖赏善人的地方,也不是惩罚恶人的场所,它不过是一切死者的幽灵暂时栖居的国度,这成为犹太人未能发展起祖先崇拜的另一重大因素。然而,例外也时有发生,如扫罗请求女巫召唤撒母耳幽灵的事件。在腓力斯丁人的大兵压境的紧急关头,以色列国王扫罗祈求上帝的援助,遭到了拒绝,于是他只好违反自己所制定的法律,暗中请求一名女巫召唤已故先知撒母耳的幽灵。遗憾的是,撒母耳的幽灵并没能满足扫罗的要求。(64)后来的基督徒曾嘲笑该事件,如3世纪中期的殉道者皮奥尼乌斯(Pionius)在狱中布道说:“这个邪恶的女巫本身就是一个魔鬼,她如何能够召唤神圣先知的灵魂呢?既然先知正安息于亚伯拉罕的怀抱里,他当然不可能被这样的恶魔所召唤。”(65)不过,这一失败的召灵过程却在不经意中向我们揭示了古代犹太人对于幽灵的两点基本认识:其一,一切俗人--即使是高居王位的扫罗,均无法用肉眼觉察到幽灵,只有个别具有交神特技的巫师,才有可能通过某种特殊仪式获得面对面见到幽灵的机会;不过,随着希伯来社会一神教的发展,巫术活动逐渐禁绝,除了个别的梦幻及异象之外,任何人都无法在现实世界中亲眼见到幽灵。其二,在有可能见到幽灵的特殊情况下,辨认幽灵身份的唯一办法便是看其穿着打扮,幽灵的穿着打扮实际上就是死者生前的穿着打扮。例如那名女巫看见了一位身穿长袍的老人,扫罗一听到如此的外部特征就能马上判断出他就是撒母耳的幽灵。(66)这再一次揭示出,幽灵不过是其生前某些特性的延续。有人认为,这一故事作为一个特例,并不能证明当时的犹太社会具有死后灵魂独立存在的信念,如塞高尔在援引了这一故事之后指出:“死后生活充其量是一种自然事实,它对于人的道德及宗教行为没有带来显著的意义。死并没有使个人更加接近上帝,死后生活也没有为永恒奖赏或惩罚而设置。妥拉并没有要求为了某种死后生活而设定仪式或道德戒律。”(67)这一判断无疑是客观的,撒母耳的幽灵对于扫罗的事业没有任何助益,这正好表明死人世界对于活人的实际影响力并不存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