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超越死亡:古代犹太人的死亡观及其历史演变(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林中泽 参加讨论

《申命记》叙述摩西律法道:“父母不应为子女所犯之罪而被处死,子女也不应为父母所犯之罪而被处死;一个人只应为自己所犯之罪而被处死。”(87)根据桑德米尔的推断,《申命记》与摩西五经的其他卷次均写作于公元前450-前375年间。(88)上述引文所体现出来的新观念,绝对不可能早于希腊化时代,因此,该节文字显然是后来才被篡入到《申命记》中的。无论如何,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信息:由于希腊化文化的影响,审判和赏罚的客体开始由家族转化为个人。先知耶利米也预言说:“当那天(指最后审判日--引者注)到来之时,人们再也不会说:‘父母吃了酸葡萄,儿女尝到了酸滋味。’只有吃酸葡萄的人才会尝到酸滋味;各人必因自己的罪而死。”(89)另一先知以西结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古老的谚语“父母吃了酸葡萄,儿女尝到了酸滋味”已经过时,犯罪者本人必死;儿子作恶,必罚儿子,与父亲无关;父亲作恶,必罚父亲,与儿子无关。(90)这些新观念,无疑是公元前2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变革的出现而兴起的。
    这种“个人自负其责”的新理念,不仅对世俗的法律审判体系产生影响,而且对宗教道德方面的审判思想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希伯来社会的进一步分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阶级对立日趋尖锐。在现实生活中,恶人并不总是受到应有的惩罚,善人也未必能够得到应有的保护,许多人的道德行为终其一生,均得不到公正的回报。约伯曾经愤愤不平地质问:“上帝为何让恶人活着,让他们增寿和繁盛?他们子孙不辍,自首相承。上帝没有责罚他们的家人,他们也从来无须生活于恐惧当中。”对于这样的问题,约伯的朋友以利法一方面坚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意见,另一方面则采取不可知论的态度,把这一道德难题归之于上帝的奥秘。(91)尽管约伯自己最后的确因善行而获得了善终,但这毕竟是绝无仅有的例子。因此后来《传道书》的作者又重新提起相同的问题,(92)但他却采取了一种近乎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应对:世上的荣华富贵均属空虚无聊,人死后一切都将化为乌有。(93)
    可见,现实世界的不公正的确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上帝的正义又是绝对不可怀疑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出路,就是设想出一个能够进行集中审判和报应的“来世”。来世观念的出现,与死亡的逆转有着密切的关联。如上所述,早期希伯来人的世界观中虽然具有某种“死后生活”的概念,但它不过是作为生命的残余形式而存在,它会随着尸体的消解而消失,这就是说,死亡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过程。如今,在圣经的一些卷次中却出现了一种逆转死亡的明显企图。先知何西阿转达上帝的话说:“我会把他们从阴间的掌控之下释放出来吗?我会把他们从死亡中解救出来吗?啊,死亡,你们的灾难就在那里!啊,阴间,你们的毁灭就在那里!”(94)在这里,上帝明确指出人类的最大敌人就是死亡,不过他对自己会否帮助人类战胜死亡尚存有疑虑。然而,这种疑虑很快便获消解,上帝的态度渐趋明朗:“至高无上的主将永远消灭死亡!他将擦掉每个人的眼泪,并将除去整个世界的人们所遭受的耻辱。”(95)这一转折的标志性事件可能是巴比伦之囚(前587-前538):此前,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然结局,是物质世界之王,连上帝也无权进行干预;此后,死亡不再肆虐这个世界,因为生死大权开始操控在上帝手里,他根据自己的善恶标准,决定每个人的去留:“上帝使人死,也使人死里复生;他使人下阴间,也把人从阴间带回来。”(96)一种死而复活的理念由此而生。一个人能否获救,是根据审判的情况来决定的,因此上帝也是万民的最后审判者,任何人均无法逃避他的审判:“年轻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你们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要记住,上帝会对你们所做的一切进行审判”;(97)“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不管是善是恶,即使是暗中所做的,均要受到上帝的审判”。(98)
    希伯来圣经中的复活,一般发生在上帝的审判之后,即经过审判,善人才被赐予复活,恶人则只能以永远的死亡来赎罪。不过,圣经的较早卷次只含糊地谈到某些善人被上帝带走,如以诺活到365岁之后就不见了,“因为上帝把他带走了”。(99)又如以利亚与以利沙师徒二人正站在约旦河边谈话,“忽然有火马拉着带火的战车来到他们中间,以利亚便乘着一阵旋风上了天”。(100)过去一直把死亡看作是死者成为幽灵进入阴间,他(她)从此便与上帝断绝了关系;如今在这两个例子中,死者却被上帝带走,而且是被带到天上去与上帝相处,这不能不算作是一种全新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登上天界便是超越了死亡,因而具有了复活的性质;可是能够享受这种特殊待遇的例子却极其稀少。
    然而,在较晚撰写的经卷中,复活不再被看作是极个别人所垄断的特权,它开始成了许多人的追求和期待:“睡在尘土中的许多人都将醒来,一些人将永远活着,另一些人将遭受永久的恐惧和耻辱。聪慧的领袖们必与明亮的天空一起发光。那使许多人走上正确道路的,也必像星星那样发亮,直到永远。”(101)对于复活的自信,在《以赛亚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死去的人将要复活,他们的尸体将要再次获得生命。睡在坟墓里的人,都要醒来并愉快地歌唱。如同闪亮的甘露更新了大地,上帝也要复活死去多年的人们。”(102)复活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本来就不该死:“当上帝造我们之时,他并不希望我们死;他使我们像他自己。把死亡带到世上来的是魔鬼的嫉妒,凡属魔鬼的人必将死亡。”(103)换一句话说,既然死亡是魔鬼的作品,只要战胜了魔鬼,就能战胜死亡;而欲战胜魔鬼和死亡,就须虔信上帝。《诗篇》的作者也唱道:为富不仁者,“注定要像绵羊一样死去,死亡就是他们的牧者……他们的尸体在阴间里快速腐烂;而上帝却会救我脱离死亡的权柄”。(104)这里的“我”,与“为富不仁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个战胜了死亡,另一个则永远受死亡的奴役,这表明只有一部分人能够享受复活的荣耀。
    在塞琉古国王安提阿哥迫害犹太人期间(约前180-前120),随着爱国热情的高涨,复活的教义在以色列人当中获得了更为广泛的接受。有一位犹太人母亲连同自己的七个儿子被逮捕了,在以极端痛苦的方式殉道之前,其中的六个儿子均发表了一番有关死后复活的感言。如第三个儿子在被问到是否会放弃自己的信仰时,“他大胆地举起双手,勇敢地说:‘上帝给了我双手,然而对我来说,他的律法比双手更可贵,我知道,上帝会把这些重新恩赐给我。’”(105)第四个儿子在死亡就要来临时说道:“我高高兴兴死在你们手里,因为我们确信,上帝会提升我们脱离死亡。但是你却得不到复活,安提阿哥!”(106)那位英雄母亲也用复活的前景来激励每一个儿子:“我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如何在我的腹中开始的,我不是给你们生命和呼吸并将你们的身体各部分结合在一起的人。做这事的是上帝,是上帝创造了宇宙、人类和万物。他是仁慈的,他会重新给你们生命和呼吸,因为你们爱他的律法胜过爱你们自己。”(107)这些视死如归的犹太人,把敌人施加于他们身上的死亡痛苦,不仅看作是换取复活永生的代价,而且看作是上帝对他们民族罪过的一种惩罚,如第六个儿子在临死前说道:“我们的遭遇是罪有应得,因为我们得罪了我们的上帝。这就是为什么所有这一切灾难降临到我们头上的原因。”(10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