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从事美国外交史研究的学者们应更加重视美国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此之前,没有人怀疑国内政治对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最近20多年来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一些研究者开始有意或无意识地忽视了国内政治因素对外交政策的影响。(100)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美国外交史学家,不仅不使用非英文的档案文献,而且对国外的史学研究思潮和方法也毫无兴趣。一个明显的不对称是,不少外国研究美国外交史的学者,他们很熟悉美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但美国学者对其他国家,例如意大利、土耳其、印度、中国、阿根廷等国学者的研究美国外交史的成果,却鲜有兴趣或知之甚少。(101) 进入21世纪以来的10多年中,美国外交史学家们在坚持传统的学术关怀的同时,一直力求拓展新的研究课题并运用新的方法。现已出版的研究成果使人们对非西方人在美国与世界关系中所发挥的主动性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更加重视非国家行为体的研究,这不仅仅指国际组织,同时包括传教士和宗教组织、商人、跨国公司、慈善家和游说团体、移民及海外侨民、跨国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因共同的知识、规范和实践而联系在一起)。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将美国外交史不仅仅看做是美国史的一个篇章,而且是国际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此外,尽管美国外交史这一学科仍然关注诸如军事冲突、外交和经济利益等传统话题,但国际准则和机构、人道主义干涉、全球性抵抗饥饿和疾病等题材和主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借用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现任美国外交史学家协会主席布莱德雷(Mark Bradley)的话说,尽管过去30年来美国外交史研究取得了重大发展、研究领域大为拓宽、研究方法更加丰富,但那个让人记忆犹新的“梅尔恐慌”并没有完全消除。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战争不断,世局危艰,新自由主义的世界秩序正在崩溃。尽管我们并不奢望再次出现一部对美国外交进行深刻批评的巨著--如威廉斯的《美国外交的悲剧》(The Tragedy of American Diplomacy),但我们确实期待着根植于历史事实和背景、对当今美国外交危机进行深刻反思、具有强烈说服力的鸿篇巨制的问世。(102)因为无论基于学术,还是基于当代美国与国际政治现实,这种期待都有着巨大的针对性、迫切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于中国研究美国外交史的学者而言,尽管存在着许多“学情”和“国情”的差异,美国的同行们为使外交史摆脱困境所作的努力和探索,对中国学者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中国学者应该如何深化对美国外交史的研究?笔者尝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除了对美国原始档案的收集和利用外,必须跟踪美国外交史研究前沿:美国外交史学家协会的旗舰刊物《外交史》定期发表最新研究的论文和重要研究专著的书评文章;美国外交史学家协会的会员通讯《护照》(Passport),经常刊登关于本学科研究动态的介绍文章;美国外交史学家协会每年6月中、下旬举办的年会,是学者们发表关于自己最新研究动态的讲坛;美国人文社会科学在线外交与国际史专栏(H-Diplo)经常刊登有美国外交史研究专著及论文的圆桌书评和单篇书评,有很多关于美国外交史最新研究状况的信息(http://www.h-net.msu.edu/~diplo);第二,除了对传统的高层外交的关注外,中国学者应加强对美国文化外交的研究,运用多国档案,将美国外交史的研究放在更为广阔的跨国大背景之中;第三,进一步加强美国对华政策的研究,特别是美国对华的经济、文化外交和民间交往史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4-09-19 注释: ①受到国际化的影响,美国外交史研究的领域扩大、视角转换和方法创新带来了学术观念的更新,并导致对美国外交史学科性质、范围和研究对象的重新界定。现在美国大学在延聘美国外交史教授时,已经不使用美国外交史(American Diplomatic History)、美国对外关系史(U.S.Foreign Relations)这样的传统学科名称;取而代之的是“美国与世界”(招聘广告的用词会有差异,通常用"U.S.in the World","U.S and the World,"或U.S./World)等字样,所聘教授的研究方向仍是美国对外关系史。本文为了叙述方便,仍使用“美国外交史”这一传统概念。 ②Charles Maier,"Making the Time:The Histori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Michael Kammen(ed.),The Past Before U.S.:Gontemporary Historical Wri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0,p.355. ③Mark Bradley,"The Charlie Maier Scare and the Historiography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1959-1980",in Frank Costigliola and Michael Hogan(eds.),America in the World:The Historiography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since 1945,rev.e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p.9. ④Thomas Zeiler,"The Diplomatic History Bandwagon:A State of the Field,"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Vol.95,Issue 4(March 2009):1053-1073. ⑤Erez Manela,"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 Eric Foner and Lisa McGirr(eds.),American History Now,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2011,pp.201-220. ⑥Thomas Zeiler,"The Diplomatic History Bandwagon:A State of the Field,"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Vol.95,Issue 4(March 2009):1053,1055,1072. ⑦Erez Manela,"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 pp.201,203. ⑧王立新:《试析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外交史研究的国际化与文化转向》,《美国研究》,2008年第1期,第26-46页。此外,中国学者还发表了几篇关于美国外交史研究的介绍性文章,包括邹磊:《多元化与国际化--美国外交史研究的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曲升:《传统美国外交史学与文化转向》,《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张小明:《美国外交史研究的新趋势》,《国际政治研究》,1993年第2期。 ⑨George F.Kennan,American Diplomacy,1900-1950,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