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十六国的华夏化:“史相”与“史实”之间(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 胡鸿 参加讨论

    二 十六国“史相”辨析之一:“僭伪诸君有文学”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立有“僭伪诸君有文学”一条,专论十六国中的非华夏君主的文化素养。文虽略长,但搜罗材料堪称齐备,故具引如下:
    晋载记诸僭伪之君,虽非中国人,亦多有文学。刘渊少好学,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史》、《汉》、诸子,无不综览。尝鄙隋、陆无武,绛、灌无文。一物不知,以为君子所耻。其子刘和亦好学,习《毛诗》、《左氏春秋》、郑氏《易》。和弟宣,师事孙炎,沈精积思,不舍昼夜。尝读《汉书》至《萧何》、《邓禹传》,未尝不反覆咏之。刘聪幼而聪悟,博士朱纪大奇之,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刘曜读书,志于广览,不精思章句,亦善属文,工草隶。小时避难,从崔岳质通疑滞。既即位,立太学于长乐宫,立小学于未央宫,简民间俊秀千五百人,选朝廷宿儒教之。慕容皝尚经学,善天文。即位后,立东庠于旧宫,赐大臣子弟为官学生,亲自临考。自造《太上章》以代《急就》。又著《典诫》十五篇,以教胄子。慕容儁亦博观图书。后慕容宝亦善属文,崇儒学。苻坚八岁,向其祖洪请师就学,洪曰:“汝氐人,乃求学耶。”及长,博学多才艺。既即位,一月三临太学,谓躬自奖励,庶周、孔之微言不坠,诸非正道者悉屏之。自永嘉之乱,庠序无闻,至是学校渐兴。苻登长而折节,博览书传。姚兴为太子时,与范勗等讲经籍,不以兵难废业。时姜龛、淳于岐等皆耆儒硕德,门徒各数百人,兴听政之暇,辄引龛等讲论。姚泓博学善谈论,尤好诗咏。王尚、段章以儒术,胡义周、夏侯稚以文学,皆尝游集。淳于岐疾,泓亲往问疾,拜于床下。李流少好学。李庠才兼文武,曾举秀异科。沮渠蒙逊博涉群史,晓天文。赫连勃勃闻刘裕遣使来,预命皇甫徽为答书,默诵之,召裕使至前,口授舍人为书,裕见其文曰:“吾不如也。”此皆生于戎羌,以用武为急,而仍兼文学如此,人亦何可轻量哉。(22)
    赵翼所举,在《晋书·载记》中都有据可查。除了沮渠蒙逊和赫连勃勃的事例稍嫌单薄,上列君主的“文学”大多有细节性的事实支持,如所习之经、所从之师、所著之文、所兴之学等,看起来是确凿可信的。这些材料常被现代学者引用来说明五胡十六国政权在文化上的“汉化”。若仔细分析,《载记》叙述了“十六国”中的14国的历史(比通常所说的16国少了华夏势力建立的前凉、西凉两个政权),赵翼列举的人物分别属于其中汉赵、前燕、后燕、前秦、后秦、成汉、北凉、夏8个政权,《载记》中为君主立传的后赵、后凉、西秦、北燕、南凉、南燕6个政权未见提及。前凉、西凉的君主既为公认的华夏人物,北燕冯跋也自称华夏,均可置之不论,南燕与后燕一脉相承也可推而言之,那么没提到的只剩下后赵、后凉、西秦、南凉。为什么赵翼不提他们?不妨从这四国的记载开始分析。
    (一)后赵石氏
    石勒虽号称羯胡部落小率之子,但从其幼年经历看实处于普通非华夏编户的地位。此后他一度沦落为田客与奴隶,还有过“两胡一枷”被执卖山东的遭遇。(23)他没有机会像刘渊父子一样从师读经,《世说新语》明言“石勒不知书”,事实上连他的华夏式姓名“石勒”都是起兵以后牧率汲桑取的,石勒在华夏经典文化上的素养几近空白。或许出于这个原因,赵翼没将石勒列入“有文学”之列。
    然而细读《石勒载记》,又不难找出石勒“有文学”的一些证据。当石勒得知刘曜停授殊礼,撤销对自己的赵王加封之时,怒而下令,其文中即有“孤惟事君之体当资舜求瞽瞍之义”(24)一句;其后假意辞让群臣上尊号之请的诏书中,也有“昔周文以三分之重,犹服事殷朝;小白居一匡之盛,而尊崇周室。况国家道隆殷周,孤德卑二伯哉”之语(第2730页)。当然,这些诏令文书出于词臣之手,尚不能直接代表石勒的才学。然《载记》中又有如下情节:
    勒因飨高句丽、宇文屋孤使,酒酣,谓徐光曰:“朕方自古开基何等主也?”对曰:“陛下神武筹略迈于高皇,雄艺卓荦超绝魏祖,自三王已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勒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朕当在二刘之间耳,轩辕岂所拟乎!”其群臣皆顿首称万岁。(第2749页)
    此段记述若为实录,则石勒在宴会上即兴说出的话,没有词臣代笔的可能,只能说明他对两汉魏晋的历史不仅熟知,而且有自己的思考。按照《载记》的叙事,石勒的历史知识大概是听来的:
    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者莫不归美焉。尝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其天资英达如此。(第2741页)
    此段亦见于《世说新语·识鉴篇》:
    石勒不知书,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刻印将授之,大惊曰:“此法当失,云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25)
    比较两段材料不难发现,《载记》删去了“石勒不知书”五字,易以“勒雅好文学”。“好”与“善”意义有别,但毕竟将他与“文学”关联起来。又隐以“虽在军旅”来解释何以不自己阅览而使人讲读,以进一步掩盖其“不知书”的痕迹。在这段叙事之前,《载记》写道:“勒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尤高者赏帛有差”。这是利用同样的模糊手法,给人以石勒亲自考校经义的印象。不仅如此,《载记》中多处叙述石勒尊礼儒臣、招引贤良、在中央与地方兴立学校的举动,与赵翼所举的刘曜、慕容皝、苻坚无异。石勒又为其太子弘取字“大雅”,使其“受经于杜嘏,诵律于续咸”(第2752页)。总之,《石勒载记》展示给读者的石勒,虽少无学术可称,但长而好学尊儒,随着地位的逐步升高,言谈举止中的华夏文化素养也随之增长,最终完成了从羯胡小率、田客牧奴到华夏帝王的转变历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