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环境史视域中的生态边疆研究(11)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思想战线》2015年第2期 周琼 参加讨论

    (二)生态边疆与国家安全
    边疆的内涵及存在是个多维且具体、形象又抽象的概念。随着生态及环境危机日益深入,边疆的内涵也日趋丰富,在环境史层面上逐渐成为区域、区际及国际生态的重要分界区或过渡区。植被种类分布区域的改变、种类的减少乃至灭绝,很多生物跨区域移民并成为入侵物种后,导致本土生态环境尤其生态系统的改变甚至崩溃,进而引起生态边疆线的混乱、崩溃,触发了系列社会危机,很多国家的边疆地区成为全球环境危机中最严重的区域。如云南是中国西南与东南亚三国毗邻的边疆地区,是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丰沛,植被茂密交错,不易区分,很多地区的生态边疆呈交错或模糊状态。近现代以来的经济开发及物种的引进、异域生物的跨界入侵,原先自然形成的生态边疆线遭到破坏甚至断裂。同时,19世纪以来,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的疆域界线发生了极大变迁,疆域界线不再以雄山大川来划分,生态边疆与疆域边疆分离,致使同一条自然生态边疆,有的地段位于境内、有的地段位于境外。20世纪后半期以后,在东南亚各国及其邻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争夺中,在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中,生态边疆及其防护功能受到人为原因的重重影响而发生改变。
    生态安全的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被提出并得到不同领域学者的论证及不断的补充、完善,但一直未能形成客观全面、能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因此,生态安全、区域生态安全尤其边疆生态安全内涵的充实及完善,不仅是生态边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安全的构建及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目前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下,边疆生态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体系的组成要素。传统的国家安全,一般指国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安全。目前,公众关注更多的是与个人生活领域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水安全、空气安全等,即使近年来生态安全受到了一定关注,但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尤其地方政府层面的重视不够,缺乏实质性的措施,仅停留在应付检查或做表面文章的层面上。这虽然与经济利益、成本投入等有关,但生态安全隐患被长期掩盖的主要原因,与生态安全的潜伏性特点有关。生态安全问题爆发前有很长的潜伏期,“最容易被忽略,容易让位于其他领域安全尤其是经济安全”,导致生态安全威胁的潜在风险不断累积、发酵,当生态系统面临不可逆的结构性变化和功能性退化时,生态问题才上升到生态安全的层面上,但到了此刻,生态安全就成为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因此,“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体系中一个较大的短板,对国家安全和公众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在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安全观下,生态安全自然不能继续游离在国家安全体系之外”。(23)
    从中国乃至世界生态环境演变的趋势及历程看,许多环境问题的发生,往往都是由小范围、局部的问题逐渐扩大演变成大范围、大区域的问题,这种演变常常越过边疆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生态跨界危机频频出现,这使边疆生态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边疆地区的生态安全及其威胁成为跨区域、跨国界的危机。边疆地区的自然生态边疆线在生态系统恢复尤其是对物种入侵通道的屏障、阻断作用日渐凸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