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形地貌因素 高山大川、深谷河湖等巨大而难以逾越的地形地貌特征,成为生态疆界形成的重要原因。 地形地貌特征不仅是国家疆域的分界线,也是生物种类分布的重要分隔因素,在生物移民中发挥着自然阻隔作用,不自觉地维持着生物的自然分布区,成为生态边疆界线形成的标志性因素,如地壳构造、火山、海陆沉降变迁、气候、水域等影响着生物种类的分布、繁殖,制约着生态环境及其系统的形成,成为生物及其系统的天然分界线。 江河湖海、雄山峻岭等地形地貌特征往往成为阳坡阔叶植被及阴坡针叶植被、陆生生物与水生(海洋)生物最凸显的分隔区(线),即是不同植被及生态区域的分界线。如喜马拉雅山南部植被茂密,北部的西藏高原植被稀少甚至没有植被,生态边疆线较为清楚;湖滨、河滩及大河三角洲分布着草本沼泽植被,其草质纤维植物是陆地生物与水生生物的分界线。这种因地貌结构影响形成的生态疆界线与中国植被地理的分布或分区高度重合,即早期植被分布区的界线就是生态的边疆线。 二级植被带之下的三级植被区被称为植被省,如若说二级植被带是因纬度暨气候因素划分的话,那三级植被省则是按大地貌因素(如山地、丘陵、平原等)的一致性来划分。受制于大地构造所对应的地质、地貌因素及距离海洋远近、纬度的位置,同一植被地带内划分植被省主要是依据一些同植被型不同植物群系的结合在不同地貌下的数量不同。(12)故生态边疆线的数量也与植被群系一样复杂多样,二级植被地带的生态疆界中就有了更细小的植被省生态边疆线。 因此,生态边疆既有大的一级植被区边疆线,也有稍小的二级植被带边疆线,还有更小的植被省边疆线。但植被的分布及其生态边疆线的实际情况,并非像文字及地图显示的线条那样简单,很多区划的过渡地带也不是很明显清晰。同一个植被区内,不同植被地带的典型、优势植被型或其群系冈在数量上的结合不同,植物区系(属、种)也就不同,尤其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及耕作制度、栽培植物种类等的特征会影响到同植被区范围内植被在数量上的差别,其区域的分布尤其交界线附近的植被分布往往呈交错混杂状态,很多生态界域及边疆界线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交错混杂现象,但作为自然形成的生态区,即使生态区里存在几个植被带,生态边疆线依然是客观、明显的存在,除面积分布较小的植被区以外,“一个植被区一般分为两个植被地带,一个是典型的植被地带,另一个是过渡的植被地带。过渡地带与典型地带是平行的,也就是说在一个植被区内它们是相互独立的”。(13) (四)人为力量的影响 人为力量不仅能改变地形地貌的立体及空间结构,也能改变生物物种在纬度、海拔高度上的分布状况,使区域生物类型、分布区域及其生态环境发生演替、变迁,最终导致生物边疆界线发生改变(下文详细阐述)。 (责任编辑:admin) |